“支那與f國不同,支那是農業國,f國則是工業國。”
“支那有超過80%的人口都在農村,即使我們占領了全部主要城市和鐵路沿線,也不過是能控制20%的人口罷了。”
“支那軍
隊完全可以在山區,在遠離城市和鐵路的地方繼續戰斗。”
“然而隨著戰線的推進,蝗軍的補給線卻越來越長,也越來越被動。”
“我們有限的兵員和資源,根本承受不起長期的戰爭消耗。”
現在歐洲各國基本已經完成了工業化,有超過70%的人口,是在城市或者是城市周邊生活。
因此只要控制住主要的城市和鐵路節點,就能控制住大部分的人口。
“而且與f國相比,支那的面積實在是大太多了。”
“廣大的國土面積,可以提供極大的戰略縱深,這使得支那軍隊有著廣泛的回旋余地。”
“而f國不但缺乏戰略縱深,鐵路公路還四通八達。”
“d國的機械化部隊可以快速的往任何一個點出擊,因此巴黎一旦失守,戰爭必然結束。”
“支那的道路卻恰恰相反,大部分道路都是小路,蝗軍根本無法利用機械化速度迅速支援到位。”
蝗軍打下了地盤,還要先修路,這誰敢信?
可要是不修路,離開平原后,那些泥巴路連75毫米野戰炮都走不了。
“宮野君,你的見解我很敢感興趣。”岡村寧次點了點頭。
“我們的確應該將注意力放到華北,尤其是冀中和山西。”
岡村寧次看過大量的戰報,治安戰之所以失敗。
與地盤迅速擴張,兵員、補給的不足,有重大關系。
地盤越大,需要的駐軍就越多,華北方面軍的機動兵力也就會相應的減少。
而隨著機動兵力的減少,八路軍就能趁機發展壯大;為了限制八路軍的發展,又必須要加大駐軍兵力。
然后機動兵力就更少了。
這簡直是一個惡性循環。
再這么循環下去,華北方面軍早晚有一天,會失去對華北的控制。
“宮野君,看來在華北作戰,必須要以八路軍為重點作戰目標。”
“要想與八路軍作戰,情報部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接下來要對情報機構進行改革和加強,要全面深入的實施諜報活動。”岡村寧次說道。
八路一直都是飄無定所,想要跟八路作戰,首先要得先找到他們的主力部隊才行。
總不能一個大隊出去掃蕩,就抓兩只雞回來。
“哈依!我會盡快做出計劃!”宮野司起身立正道。
情報部門屬于他這個參謀長直轄
??所以這個工作只能是由他來做。
“還有,這是我根據治安肅正計劃重新進行的升級,我稱之為‘治安強化運動’,接下來必須要大力推行。”
岡村寧次從文件夾取出一張紙遞給了宮野司。
“我決定將華北各地劃分為‘治安區’、‘準治安區’、‘非治安區’。”
“根據劃分不同,分別執行‘清鄉’、‘蠶食’、和‘掃蕩’政策。”
“具體的劃分和政策,在文件中都有標明。”
“我只有一個要求,在對非治安區進行掃蕩的時候,凡是敵人地域內的人,不問男女老幼,全部殺死;所有房屋,一律燒毀,所有物品,全部搬走。”
“不能搬運的,也要一律燒毀,鍋碗一律打碎,水井一律埋死或下毒。”
岡村寧次面無表情的講述著他的計劃。
“哈依!我會將您的指示下發到各部隊!”宮野司立正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