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火箭炮?你們在自己研制火箭炮?”
謝爾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這個破環境,怎么研制生產火箭炮的?
聞英也沒想到,這個老毛子的眼睛這么毒。
現在在角落里的那一堆,只是半成品零件而已。
唯一的成品就是一個炮彈的彈殼,那是今天打算用來實驗的。
“我們的確是正在嘗試,不過還沒有成功。”聞英也沒有否認。
“你們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一旁的伊萬自信道:
“火箭炮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蘇俄有自己的火箭炮,因此伊萬和謝爾蓋只是表示了不可思議,并沒有往深處想。
這個炮彈,也就是一百毫米左右,比他們手中的132毫米火箭炮差遠了。
而且以中國目前的工業能力,火箭炮即使是發明出來,也沒有搭載平臺。
在兵工廠轉了一圈后,謝爾蓋再次提起了火箭筒圖紙的事情。
“這樣吧,兩位先休息一下,我需要找武器研發者商量一下。”
“衛國,你幫我接待后兩位友人。”陳成興說道。
“是!”.
謝爾蓋和伊萬知道陳成興可不能帶他們去,因此也沒有掙扎。
“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結果。”謝爾蓋說道。
“請二位放心,我一定竭盡全力。”陳成興說道。
“謝謝!”.
看著離開的兩人,陳成興立刻帶著張萬和去了聞英的辦公室。
而聞英現在正在車間,讓工人把之前的廢件重新收起來。
這些東西,都是專門擺出來給謝爾蓋和伊萬看的。
真正的生產,早在二郎洞的時候,就實施標準化、流水線化了。
“張部長,這是怎么回事?”陳成興直接問道。
“唉,東北的事你也知道,咱們從蘇軍手上撈了不少好處,首長他們不好開口啊。”張萬和無奈道。
常凱申跟蘇俄簽了協議,拿外蒙換來了東北。
按照協議,蘇軍應該是要將東北交給果黨,然后在去年12月1號撤出東北。
不過因為中g和蘇g的關系,加上米國無視警告,重返了華北沿海。
蘇軍最終默許了g軍進入東北。
為此,常凱申翻了臉,停止接收東北,這就導致蘇俄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動。
為了在國際上挽回顏面,蘇軍要求g軍從各大城市撤出。
不過因為常凱申執意要引米國入場東北,觸及到了蘇俄的根本利益。
蘇軍選擇撥給g軍不少日軍的軍火倉庫,足有幾十萬條槍和幾千門火炮。
雖說蘇俄有自己的算盤,但是g軍占了大便宜卻是真的。
“東北的事我聽說了。”陳成興點了點頭。
“不過上級是怎么想的?”陳成興問道。
“給肯定是要給的,但是不能白給。”張萬和先定下了基調。
蘇俄和老美在歐洲搞得越僵越好,他們的關系越緊張,就越不會將目光放在中國。
陳成興想了想,說道:“既然要給,我覺得可以拿來換一些無縫鋼管。”
“無縫鋼管?”張萬和沒想到陳成興會說這個。
“咱們現在是以輕步兵為主,有了無縫鋼管,就能簡便生產迫擊炮和火箭筒。”
“這對我們的戰斗力提升非常明顯。”
“而且聞英正在研發的火箭炮,也需要無縫鋼管。”陳成興說道。
無縫鋼管,是一種非常牛b的東西。
中國的第一家無縫鋼管廠,甚至在歷史上單開了一頁。
如果能獲得無縫鋼管,哪怕需要花錢買,對g軍也是重大利好。
迫擊炮和火箭筒能迅速補充到各部隊。
不管是解放戰爭還是抗美援朝,都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