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這件事看我的。”邱楓拍著胸脯說道。
“這次我給他來個窮追不舍,發揮機械化的優勢,逮他幾個師長團長的。”
聽到邱楓的話后,胡子奇立刻勸道:“老兄,一定要謹慎啊,萬萬不可步了張鐘麟的后塵。”
“據我偵查部隊的偵察,g軍華野主力似有北轉的跡象,但是現在還不知道g軍又想玩什么圈套。”
“呵呵.”邱楓搖了搖頭:“這g軍吶,真成了老頭子說的那樣,只有打轉旋磨,盲目竄擾嘍。”
“誒老兄,校長可以那樣講,我們可不可以那么想。”胡子奇勸道:“我們是深陷沙場的人。”
“踏馬的,我倒是想得到一個與g軍直接對壘的機會!”邱楓說道。
“中原自古多戰,有你老兄大戰宏圖的時機。”
“干!”
“來,干!”
與邱楓、胡子奇甚至是常瑞元的好心情不同,事情傳到白建生這里后,他卻是瞬間破口大罵。
“一個朗陵頂個屁用!”
“以犧牲大別山局勢的代價,保住一個小小的朗陵,值得嗎?”
“這簡直就是在幫g黨的忙!”
“司令,從大別山調兵,是委座在會上定的,跟咱們沒關系啊。”參謀長還沒明白白建生是在罵誰。
“我說的就是他!”
“我早就講過了,他根本就稱不上統帥!”
“越級指揮,毫無章法,充其量是個步兵營長、步槍司令!”
“瑪德,不待了,回金陵!”白建生越說越氣:“讓他姓常的來指揮!我白某人不伺候了!”
白建生氣呼呼的返回了金陵,而且將一腔怒火全賴在了常瑞元的瞎指揮上。
而且他還從此下定決心,以后不再合作,而是專心拆臺。
因為大別山困局得到暫時解除,中央同樣很是開心。
元旦這一天,在新華社致辭中,首次采用了‘進攻’這個詞。
并且將三軍外線出擊前,5年內徹底粉碎果軍統治集團的時間,提前到了兩年左右。
而就在這一天,常瑞元也在跨年晚會上,說果軍在戰略上已經達成了最大的任務。
雙方其樂融融的,攜手邁進了新的一年。
因為白建生的撂挑子不干,常瑞元毅然決然的親自出山,集結六十六萬大軍逐鹿中原。
為了改變之前的被動局面,經過深思熟慮,常瑞元制定了固守東北,力爭華北,集中兵力進剿中原的分區防御戰略部署。
常瑞元深知得中原者得天下,因此他對中原的兵力部署和建制進行了大的調整。
經過與岡村寧次的深入交流,中原戰區被分為8個綏靖區。
這些綏靖區各自配屬一定數量的正規軍,有的轄兩個整編師,有的轄一個師和地方保安部隊,各自擔負區域內的防御任務。
而中原戰場的67個整編師約六十六萬人,除了一部分配屬給綏靖區擔任防御外,其余主力部隊組成了六個機動兵團和四個快速縱隊。
常瑞元準備以隴海、平漢鐵路為依托,集中兵力對付中原的g軍部隊,并加強長江防線,確保金陵和江南地區的安全。
而這一套,正是岡村寧次當初對敵后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與蠶食策略的放大版。
在完成相關部署后,老蔣指示胡子奇兵團再次向大別山區發動了進攻,企圖尋找中野主力決戰。
此時中野挺近大別山已有四個多月,因為果黨在大別山地區的長期屠殺,百姓根本不敢幫助g軍。
而中野長期無后方作戰,部隊的彈藥、服裝和糧食越來越困難。
迫不得已,在1月25號和26號,接連向中央發報請求支援。
有鑒于此,27號,中央決定派華野3個縱隊渡江南下,深入果統區作戰。
迫使敵人改變戰略部署,吸引敵二十至三十個整編旅回防江南,進一步把戰火燒向果統區。
但是在經過了長達四十天的深思熟慮之后,野司卻上書中央,希望暫不渡江,而是華野集中兵力配合中野在中原地區打幾個大仗。
經過幾番溝通與交流之后,中央勉強同意了華野的意見,但是也讓野司首長立下了軍令狀。
在未來6個月內,要殲滅中原地區果軍最精銳的整編第5軍為核心的6-12個整編旅。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