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長!傳我命令!”
“第57軍、第30師分別轉進至乾縣,待主力后撤以后,再向陳倉集中。”
“第36軍南撤至斜谷口駐防,依托秦嶺建立防線。”
“第69軍撤退至藍田,掩護長安側翼。”
“主力65軍、38軍、90軍立刻后撤至陳倉地區集結待命!”
看著突然全力后撤的果軍,野司立刻猶豫起來。
首長首先考慮的,就是要不要全面追擊西撤果軍。
如果選擇追擊,那一野就要承受一定的風險。
二馬的十幾萬大軍始終盤踞在關中北部高地,這十萬大軍有很多是騎兵,機動速度非常快。
一旦他們從后翼殺出,穿插太深的一野,很可能遭到前后夾擊。
不過最終,野司的討論的結果,還是不等華北兵團入陜,果斷出擊。
原因也很簡單,有二總在,即使胡守鄯和二馬三十幾萬大軍夾擊,一野也能收縮兵力等待援軍。
當然,那樣部隊會陷入被動,因此野司給二總發了一封電報。
二總裝甲合成營轉移到了涇陽一帶,并在涇河上搭建了浮橋。
如果二馬部隊順著西蘭公路南下偷襲,裝甲合成營可以利用更高的機動速度和火力強度,讓二馬的騎兵部隊知道什么叫時代變了。
不過雖然一野果斷出擊,但實際上卻沒有取得任何的戰果。
胡守鄯的部隊跑的太快了,等一野各部隊穿插包圍的時候,渭河以北的果軍主力早已消失不見。
二總這一路上,碰到的敵人加起來都不到一千人。
而且這里面一個主力都沒有,全都是地方的保安部隊。
看著各部的報告,羅平有些無奈道:“胡守鄯的鼻子真靈,怪不得能坐鎮西北這么多年。”
“畢竟是一地軍政長官,總不能是滿肚子草包。”陳成興隨意道。
“老陳,渭北沒有敵軍了,但是長安胡守鄯總不能也放棄了吧?”
“要不過河進攻長安?”羅平提議道。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可能也就是渭河以南還有果軍部隊。
陳成興點了點頭:“先拿咸陽,然后從渭河大橋一帶渡過黃河。”
“老楚,給野司發報吧。”
“就說昨夜我軍已經渡過涇河,現正向咸陽追擊中,待咸陽得手后,即進長安。”
“另請長安軍管會主要干部,于兩日內趕來前線,主持長安工作,其他接收干部也要從速趕來。”
渭河北面的果軍既然都跑了,咸陽就不可能留多少人,因此拿下咸陽輕而易舉。
按照陳成興的估計,果軍堅守長安的可能性并不高。
哪怕根據偵查,這一帶現在還有兩個軍,陳成興也依舊覺得如此。
而最終戰斗結果,也沒有出乎陳成興的預料。
還不等二總大部隊抵達咸陽一帶,先鋒團就強勢突破了咸陽的城防。
原本駐守咸陽的一個地方保安團,除了少數開戰之前見勢不妙跑掉的士兵之外,剩余的幾乎被全殲。
畢竟單論跑步,二總也是遙遙領先。
“總隊長,咸陽已下,恐怕長安之敵已經震動,是不是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