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二總指揮部內,羅平看著地圖上的果軍態勢,臉色有些詫異。
“常瑞元這是拼了?5個兵團近三十萬人,大西北的國軍,這是全都調動了呀。”
“看來咸陽一戰是非打不可了。”
“來的越多越好。”陳成興說道:“不過我怕這只是紙面上的數據。”
“別看胡守鄯和二馬看上去精誠團結,但實際上是貌合神離。”
“即使咸陽戰斗打響,我估計他也會隔岸觀火,最多是在斜谷關、梅縣一帶放幾槍。”
果軍的配合作戰,就從來就沒有順利過。
以往兩支部隊都配合不起來,現在三支部隊更別說了。
“華北兵團就要到了,現在已經是胡馬最后的機會了,他們總不至于現在還玩什么不動如山吧?”
在華北兩兵團抵達之前,現在就是果軍奪回關中的最后機會。
而且如果沒有關中,二馬的地盤就隨時處于g軍的刀鋒之下。
羅平覺得,不管是馬三元、馬子香,還是胡守鄯,應該都能看的明白局勢才對。
“有的時候,真不能對果軍報以太大希望。”陳成興搖了搖頭。
為了針對胡馬聯軍的作戰計劃,此時一野已經按照中央指示大步后撤。
涇渭三角地區完全敞開,給敵軍造成了一種防御空虛的假象,準備引誘胡馬部隊進入。
野司的計劃很簡單,就是以咸陽為核心,防御西北方向的馬家軍進攻;以長安為核心,防御渭河南岸的胡守鄯進攻。
等待華北兩兵團抵達后,對其進行包抄。
不過陳成興估計,胡守鄯恐怕會等馬家軍打開局面以后,才會大軍壓上。
至于馬家軍什么時候打開局面,陳成興只能說是下輩子。
而事情的發展,也跟陳成興想的差不多。
胡馬聯軍一共組成了5個兵團,但是實際上參與進攻的,就只有馬繼香所率領的隴東兵團。
等馬繼香率領部隊兵分兩路抵達咸陽外圍的時候,其余四個兵團不說是一動不動,那也是原地踏步。
尤其是胡守鄯,按照計劃,他應該要同步配合,在渭河南岸夾擊長安。
但是馬繼香都已經在咸陽發動攻擊了,胡守鄯的第18兵團和第5兵團才剛剛抵達梅縣,距離長安足足還有兩百里。
“總隊長,22支隊報告,咸陽城五里外的吳家堡、中五臺地區出現了馬家軍的騎兵。”
咸陽一直以來都沒有遭到過什么戰斗,不但沒有什么工事,甚至就連城墻都是殘破不堪。
這也是為什么之前二總先鋒團一戰而定的原因。
為了防止馬家軍利用速度突入咸陽,22支接手咸陽城防后,選擇了將陣線外移,同時正在加緊修繕咸陽的防御。
“現在馬三元的寧夏軍團還沒有動,渭北交給22支隊就行。”陳成興說道。
“老楚,告訴鄭華,一定要給我狠狠的打,不要心疼彈藥,打多少我給他補多少。”
雖說馬繼香有四萬人,但想要拿下據城而守的22支隊是不可能的,哪怕這個城殘破不堪。
而且陳成興敢肯定,馬繼香挨揍以后,馬三元肯定會不戰而退。
當然,如果馬三元真的要來摻和一把,24支隊隨時可以從長安支援咸陽,裝甲合成營也可以隨時加入戰場。
“對了,胡守鄯有沒有動靜?現在到哪了?”
按照野司的計劃,先要將胡馬聯軍三十萬人都吸引到咸陽、長安,然后才會是迂回包抄。
“馬家軍抵達咸陽外圍后,胡守鄯的部隊有往前移動的跡象,但是并不明顯。”
“不過敵36軍卻是從斜谷關出來了,正在沿著渭河東進。”
“36軍出來了?”陳成興有些詫異。
雖然陳成興不知道胡守鄯是怎么想的的,但這并不耽誤二總收拾他們。
“讓23支隊往后撤一下,如果36軍進來,就由21支隊和23支隊一起夾擊他們。”
“是!”
咸陽外圍,吳家堡陣地,馬繼香帶領的隴東兵團展開了進攻陣型。
放下望遠鏡后,馬繼香說道:“看來g軍很倉促,工事并不完善。”
“給騎8旅傳令,派一個騎兵團發動進攻,看看能不能利用速度撕開g軍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