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李忠良不斷調整部署的時候,馬三元這個甩手掌柜一直在忙著打包財物,并不斷往航城、蛙島發送。
當然作為最核心的金銀財寶,馬三元并不放心讓他的那些家人直接帶走,而是準備由自己親自攜帶。
就在馬三元滿心搜刮財產,準備跑路的時候,一野已經在分兵朝西寧、河西、興慶三個方向進軍了。
其中二總負責配合19兵團負責進攻寧夏馬三元部。
九月一號,野司正式下達了進軍命令。
陳成興立刻召集了各支隊干部布置任務。
“攻擊命令已經下達,明天一早,211團和總隊工兵團組成先遣隊先行出發,清掃殘匪、整修道路、籌集糧食。”
“主力部隊,五日后出發。”
“李赤水,由你擔任先遣隊指揮,不要出幺蛾子。”
李赤水立即立正后說道:“總隊長放心,保證不會耽誤主力部隊的行進。”
陳成興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
“寧夏不同于金城,少數民族占比較高,所以戰士們在言行上一定要注意。”
“還有,豬肉、豬油這些不能攜帶,你們回去后各自組織一下會餐,正好也犒勞一下大家。”
“是!”
到了七號,二總大部隊浩浩蕩蕩的從金城出發,三天后便抵達了靖遠以北地區。
在分出兩個團向北經陡城堡、泉鎮掃清殘敵后,主力經打拉池繼續向中寧攻擊前進。
寧馬軍構建的第一道防線就如同窗戶紙一樣,被二總瞬間撕開。
李忠良這才明白,他這個三道防線,怕是只能擋住g軍三五天。
真正能拖延g軍的,反而是馬三元為了撈錢,從來沒有修過的道路。
不過事到如今,馬三元和李忠良已經沒有任何的應對策略了。
他們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g軍每日都往興慶前進一點。
此時,正在溧城駐防的81軍馬子寅已經起了心思。
他雖然和馬三元是叔伯兄弟,但二人關系并不親密,之前馬三元可沒少對付他。
馬子寅與g軍有過多次交手,但在抗戰期間,雙方的關系還是比較密切的,這也是他決心起義的重大原因,畢竟他和g軍沒有血海深仇。
“我從二十幾歲帶兵打仗,三十幾歲升為中將鎮守使大員,三次主持寧夏軍政。”
“師掌,軍掌,集團軍副總司呤,西北軍政副長官.”
“過去的都過去吧,該醒了,該認清大局了。”
“立青,你命令81軍讓出方向,不要與g軍發生沖突。”
他的兒子馬立青立刻點了點頭:“是!”
“停止推進以便進一步商談?”
“笑話。”陳成興不屑的將信扔到了桌子上。
看著馬子寅的信使,陳成興說道:“你回去告訴馬司呤,起義我們歡迎,但是讓我部停止推進,絕無可能!”
“他現在還有兩天的時間考慮,我部抵達溧城一帶后,如果還沒有起義的消息,就不要怪我了。”
“陳總隊長,暫停推進,對你我雙方都有好處”
“不要說了。”陳成興擺了擺手:“有這個功夫,你不如回去勸一下馬司呤,要認清現實。”
楚云飛走到門口:“請吧。”
馬子寅的信使無奈,只能是離開二總,火速返回溧城。
兩天后,已經抵達溧城一帶的二總沒有任何耽誤,果斷炮擊了81軍的碉堡。
并占領了溧城周圍幾個重要據點,以便隨時對溧城展開進攻。
二總猛烈的炮擊,迫使馬子寅和馬立青父子下了最后決心,通電起義,讓出了中寧、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