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連的陣地最少要挖兩條坑道,每個坑道最少要有3個出口;但是坑道也不能太多,防止被敵人利用。
坑道頂部厚度要在15米以上,要確保能擋住重炮和航空炸彈的直接轟擊。
每個坑道都要滿足防空、防炮、防雨、防潮、防毒、防火、防洪的條件,這七條必須同時兼備,缺一不可。
而且坑道必須要與野戰工事相連,既要能防守,也要能進攻。
在志司的重點關注下,等到5月底,志愿軍陣地上已經構筑了近八千條坑道,總長度超過兩百公里。
而且坑道也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掩體,成為了集倉庫、指揮、醫療等各種功能為一體的前線指揮中心。
這下子,美軍徹底麻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大炮直接拉胯,炮彈不管怎么打,除了聽個響,基本沒有效果。
看著最新的戰報,代指揮笑道:“看來美軍沒別的本事了,完犢子了。”
“首長,根據統計,一月到五個月,美軍總共發動了一百五十多次攻擊,無一取得成功。”
“51年夏秋的時候,美軍40發炮彈就能殺傷我們一人,但是昨天在二總陣地上發生的戰斗,美軍發射了三萬多發炮彈,造成的殺傷還不到40人,800發才能造成一人傷亡。”
作戰參謀說道:“首長,我看咱們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還是有些不夠。”代指揮搖了搖頭:“不管怎么說,土木結構還是不夠持久。”
“下一步朝鮮不論是戰是和還是拖,都必須要構筑一些永久工事,不然經過幾次雨季和春季,工事便會坍塌。”
“你給工兵部隊傳令,讓他們與蘇俄顧問一起進行評估。”
“我的意見,第一線工事除了土木工程外,坑道以內要以鋼筋水泥進行加固,個別重要地方改成永久工事。”
“在第二線陣地,擇要地構筑鋼筋水泥堡壘,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必須要用工事卡死,防止美軍裝甲部隊展開。”
代指揮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土坑道還不夠,要搞出永久性的坑道來,并且要以永久性坑道為核心,直接造出一條永久防線,做好打到底的準備。
而經過工兵和蘇俄顧問的評估,代指揮的設想完全可行。
志司報告中央批準后,陣地工事開始由野戰構筑向永久構筑發展。
等到8月份,一條橫跨朝鮮半島250公里,防御縱深長達30公里的堅固防線出現了。
中朝聯軍用永久性坑道為骨干,支撐起了一個復雜完整的防御體系。
而隨著防線完成,雙方開始干瞪眼了。
在誰也奈何不了誰的時候,戰場反而安靜了下來。
當然,為了給談判造勢,雙方雖然沒有大規模戰斗的意思,但是小規模的戰斗一直沒停。
二總,陳成興召開了作戰會議,商討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現在敵我雙方已經打成了對峙狀態,大規模戰斗已經不太可能發生。”
“不過大規模戰斗不能進行,小規模的戰斗卻正是最佳時機。”
“志司剛剛下達命令,在與敵人的對峙過程中,要抓住一切時機給予美軍殺傷。”
聽到陳成興的話,李云龍得意道:“我c軍各師偵查連對美軍前沿陣地已經夜襲多次,戰果頗豐。”
一旁的孔捷撇了撇嘴:“老李,你也別得意,這些事誰沒干過”
“就是。”丁偉點了點頭:“不過老陳你把我們都叫過來,總不至于是為了這么點事吧”
陳成興搖了搖頭:“自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將戰斗擴大到全軍。”
“我們完全可以將重機槍放到前沿,如果觀察手發現敵人的小群目標,指定值班的機槍便尋機射擊。”
“同時還可以讓各班排挑選特等射手,專門射殺單個的目標。”
幾人笑道:“明白了,打冷槍。”
陳成興說道:“你們別看這個冷槍,冷槍一次只能打一個人,但是參與的人多了,戰果同樣不可小覷。”
“這個不用你提醒。”李云龍擺了擺手:“當年打鬼子的時候,這可是咱們的拿手好戲。”
“不止冷槍,還可以打冷炮。”陳成興提醒道:“蘇制的76毫米加農炮可是好東西,指哪打哪,命中率頗高。”
“提前做好準備,打一炮就走,美軍奈何不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