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朝來說,如果想要解決眼前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戰場上找回場子。
因為要建立軍事工程學院,代指揮雖然還掛著四兵團和志司副司呤的頭銜,但已經回國,志司首長也再次換人。
收到中央指示后,志司立刻開始在沙盤上尋找進攻方向。
朝鮮戰場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地區,西部、中部、東部。
其中東部是復雜山區,主要由北軍駐守,而對面的敵人也不是美軍,因此首先被放棄。
而西部區域是雙方談判的地方,而且地勢平坦,利于美軍機械化力量展開,自然也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志司的目光放到了戰場中部的美軍突出部。
平康、金平、鐵化三個地區,在朝鮮中部構成了罕見的三角形平原地帶。
其中平康在志愿軍手上,二總就駐扎在這一帶,金平和鐵化則是在聯合國軍手上。
雙方在這里各自占據了幾個山頭,形成了對峙狀態。
而這一地區的每個山頭,都可以直接影響到一大片區域的得失。
在不選擇大打出手計劃的情況下,三角地區的高地就是最合適地方。
拿下任何一個高地,就能控制附近的一大片地區。
看著地圖,首長說道:“這次發動的全面攻勢,各軍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選擇進攻目標。”
“不過告訴陳成興,二總必須給我拿下西月嶺。”
西月嶺和西馬山中間是一片平原,非常利于美軍機械化部隊展開。
而從這個地方再往北,就是平康平原,這一路可以說是一馬平川。
如果能拿下西月嶺,志愿軍便可以直接影響到腳下的多條關鍵公路和鐵路,并且可以與西馬三配合監視整片平原地區。
到時候美軍即無法使用這些鐵路和公路,也無法在平原進行活動。
美軍不但無法再從這里對平康形成威脅之勢,就連他們的陣線也必須要后撤很大一段距離才能重新穩住。
這是非常具有性價比的一擊。
“志司發來了最新電報。”
作戰會議以上,陳成興宣讀了中央的命令。
“中央命令,為了爭取主動,要有力的打擊敵人。這場戰斗,就由我們來打響。”
“上級的要求,是各軍各選三到五個目標,在戰術上持續進行反擊,目的就是在反復爭奪中,大量的殺傷敵人。”
現在志愿軍,已經完全擁有了全面反擊的能力。
之前的五次戰役中,志愿軍的火炮其實并沒有那么缺,真正缺的是炮彈。
包括二總在內,炮兵只能省著打。
而火炮在缺乏炮彈的時候,根本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但是陣線穩定且坑道形成一個體系后,情況便大不相同了。
坑道除了防守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存東西。
坑道戰術的完善,雖然沒有使雙方的戰線發生任何變化,但是卻讓志愿軍徹底解決了防守和后勤的重要問題。
這對志愿軍而言,意義重大。
儲存了足夠的炮彈后,志愿軍現在已經可以大規模的使用火炮。
在聽到陳成興說中央決定讓他們打擊敵人后,李云龍都快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