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上,宛如鐵畫金鉤的字跡不斷浮現。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句接一句詩句出現。
當“朝天闕”三個字出現后,陸燃正好走到了舞臺中央。
肅殺的鼓聲早已將觀眾的情緒點燃。
這首詩詞,每一個華夏人都知道名字。
這是岳飛的滿江紅!
“陸廳這是要唱什么歌?”
“還沒開嗓呢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什么歌能配上這首詞啊!”
正在觀看《未來歌王》的上千萬觀眾,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陸燃的身上。
大屏幕上,詩詞字跡緩緩淡去。
歌名浮現其上。
那是四個大字。
精忠報國!
精忠報國,最早的出處是唐朝李延壽的《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
在《宋史·岳飛傳》中記載,“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而后引申出成語“精忠報國”。
歌名一出,眾人都已經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鼓聲震震,前奏聲響起。
開頭就是一段和聲歌手們的聲音,一股肅殺悲壯的氣氛彌漫在了整個現場。
舞臺上,一身白衣的陸燃望著在場一萬名觀眾,緩緩開口。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這幾句歌聲一出來,導師席上,三位導師的臉上都露出了驚訝之色。
《精忠報國》這首歌演唱難度也很高。
難得是唱出來氣勢。
為此,陸燃花費了大量的積分在聲樂訓練室里練習。
陸燃一開嗓,就有無數觀眾已經在心里叫好了。
“高音就是高音,還得是陸燃唱歌聽著舒服!”
“氣勢太足了,好像唱出了千軍萬馬。”
“真不愧是陸廳!”
陸燃的歌聲還在繼續。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歌聲一出來,觀眾們都被代入到歌曲的情緒里了。
這是陸燃歌聲的感染力。
觀眾們的心中想到了很多很多人。
這個民族從古至今,從來不缺百死報家國的人。
古代有,現代有。
如今也有!
伴奏聲變得激昂了起來,陸燃進入了副歌部分。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愿守土復開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