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演員要會演戲
這時候,陸燃想起了一件事。
等他有時間去《大地練習生》的時候,應該正好是收麥子的時候。
關中地區種植的小麥,越冬后,基本上就在五月底六月初這段時間收獲。
按照《大地練習生》的劇本規劃,小麥收割后,要不了多久的這一季的《大地練習生》就收官了。
趙龍這群人不安好心,就等著收麥子的時候叫他過去。
陸燃心一橫,決定學一學開收割機。
都機械化了還想著人去割麥子,想啥呢。
陸燃又和沈清猗聊了一下星火影視公司具體的事情。
這個公司還是他和沈富婆一起出錢成立的。
不得不說,陸燃感覺他這段時間也賺了不少錢了,他賺的可比沈富婆多太多了。
可沈富婆的資金池依舊深不見底,只要是影視劇項目需要投資,不管多少沈富婆都能拿出來。
沈清猗將一份文件遞給了陸燃。
“這是我寫的一份未來公司的發展規劃。”
陸燃坐在椅子上慢慢看起來。
一個正規的制作公司,最起碼導演團隊,拍攝團隊,后期剪輯等人員肯定要配備。
還是一點,陸燃一定要擺脫現有的小作坊模式的影視劇制作流程。
他的《開端》和《能文能武》李延年之所以能拍得這么快,就是因為不是小作坊模式的工作方式。
都在說現在的影視圈子亂,但要說亂在哪,陸燃已經長見識了。
作為一名純正的工科生,在陸燃的專業課里,有一門課叫做《工藝流程》。
一個產品想生產出來,整個生產過程就要制定工藝流程,一個好的工藝流程,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本來需要六步才能生產出來的產品,經過工藝流程的優化后,三步就能生產出來,這就是好的工藝流程的作用。
這還只是生產環節的內容。
比如要生產薯片,就涉及到產品研發,供應鏈管理,生產制造,銷售和渠道,包裝與成品管理這些步驟。
相關的人員要細化每一個步驟,根據市場需求去籌備整個流程。
但在影視劇市場里,是以“人”為核心的作坊式生產模式。
一個是現如今很多項目,是因為有了這個演員才立項,沒這個演員都不會有這個項目。
很多劇本就是為了這個演員量身定制的,演員不會說普通話,臺詞不標準不要緊,我給你寫個有口音的男主就行了。
畢竟這個演員有流量。
制作團隊里就更是如此,導演選好后,制片人是導演的老婆,好朋友當聯合制片人,熟人全都安排在重要的崗位上。
沒有能力不重要。
后面攝影,燈光,化妝等等小組到位,劇本啥的隨便搞搞就開拍。
現場經常會出現,比如燈光師半天調不好燈光,整個劇組的人一等就是等四五個小時,七八個小時。
這就是在拍攝的時候根本沒做好規劃和準備工作。
有的東西不提前做準備,現場拍的時候才準備,這跟上戰場之前不先演習有啥區別。
可惜的是,現在圈子里很大一部分團隊都是這么干的。
陸燃要做的就是培養一支進步的制作隊伍。
這一塊,沈富婆深刻體會到了他的想法,在未來規劃上都寫出來了。
沈富婆補充道:“我準備建立一個我們公司自己的演員庫,這個其他公司其實也有在做,每個公司的標準都不一樣,有了演員庫,我們以后挑選演員也能更方便。”
“可以,你準備怎么選”
沈富婆:“演員要會演戲吧。”
陸燃點點頭:“你說得對。”
可惜的是,現在的很多演員根本不會演戲。
“先從我們接觸過的那些演員里選吧。”
陸燃接觸的演員也不少,光是《典籍里的華夏》里那群演員,那都是會演戲的。
如果星火公司能源源不斷的拿出項目讓大家拍,這群人哪怕不簽約工作室,那也是陸燃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