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國輝匆匆趕來,看到鎮北候正靠在床頭,閉目養神,想著心思!
“父帥,您找我...”
“恩,坐吧!”
鎮北候睜開眼,微微點點頭。
“關于此次的戰報,你寫好了嗎?”
“恩,已經把詳細經過都寫明了,只等父帥審閱...”
“內容我就不看了!只要求這次戰報,一定突出鵬飛,好好體現出他的軍功,要爭取讓皇上,這次能封他爵位!”
“這?”
“怎么?按鵬飛這次的功勞,還不能封爵嗎?”
鎮北候兩眼一瞪,大聲說道。
大華承平一百多年,積累的大小勛貴也不少、總共分七級,有親王、郡王、國公、侯、伯、子、男。
當時大華開國皇帝趙恒山,與眾臣約定非皇室趙室不得分王,所以前面親王、郡王兩級都是皇城成員。
而早期那些跟隨趙恒山打天下的功臣,大都是武將出身。
總共封了三個國公,八個侯爵,十幾個伯爵,以及其他人數不等的子爵、男爵等。
為防止這些功臣武將,也學自己再次叛亂奪權。
為此,趙恒山在國家政策上,采取了重文壓武的策略。
但為避免文臣太過強勢,武將被打壓太狠,而心生怨恨。
他隨后又在爵位冊封上,相對的更偏向武將多些。
等到了先帝哲宗皇帝時期,因文臣權勢越來越大,而國家歷次對外戰爭,能取得軍功的機會,越來越少。
哲宗皇帝為取得政治平衡,就下旨明文規定,非軍功者,不得授爵。
“父帥,如按鵬飛這次的軍功,在先帝時期,那封個伯爵都夠了!”
“可這幾年,因那些求和派主掌朝堂,皇上也不喜兵戈,他已經很久沒給人封爵了...”
楊國輝也是滿臉苦澀的說道。
按道理,按這些年的戰功算,包括他在內,楊家好幾個兄弟,都夠被封爵了。
尤其是這次在大同城,剛剛戰死的二哥楊國定及大同城守將高淮亮兩人。
按他們抵御外敵的戰功,封個子爵那是綽綽有余。
可每次他們軍功報到朝廷后,雖也有一定獎賞,但封爵一事,卻總是遙遙無期。
“老夫知道這事有些難度!但老夫已決定,等再養個兩天,就讓鵬飛陪老夫,一起回京城!
“就是拼上這條老命,也要利用這次機會,幫鵬飛爭取爵位,打破目前這種局面!”
鎮北候這時,身上散發出一種凌厲的霸氣和威嚴。
“輝兒!為父年紀大了,這次又受了重傷,自己的身體,老夫自己清楚!
“估計老夫也活不了多久了,也想回去好好,陪陪老太君,盡盡孝了..”
“為父死后,這爵位自然會傳給你。今后這雁門關的安危,也就全交給你了...”
鎮北候說到這,也有些傷感起來。
“父帥,你身體會好的...”
楊國輝一下跪倒在床頭,也失色痛哭起來。
“哎!想我們楊家當年,對外號稱七郎八虎,可這短短十幾年的時間,為了保衛大華江山。”
“老夫兄弟七人,如今只剩下為父一人在世,而你們“平定光輝、興隆昌盛”兄弟八人,現在剩下你和老七兩人!”
“而孫兒一輩中,更是只剩下延柱和廷梁兄弟兩人。”
“咳咳咳...”
鎮北候劇烈的咳咳起來,等氣喘勻了,才接著說道。
“這次皇上對待高家的態度,還有你八姑的決斷,也都在給為父提了醒啊...”
“你二哥在世時,一直怨念老夫委曲求全。現在是到了,要為我們楊家的未來,考慮一下了!”
“輝兒!你七弟作為文官,應無性命之憂,他現在為淮安知府,今后也不知能在朝堂走多遠...”
“而你身為武將,鎮守雁門關,仍要堅守我們楊家祖訓,保家衛國,這也是我們楊家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