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末將認為,吳太尉言之有理!”
“在此非常時期,保持京城穩定才是首要任務。”
殿前司都指揮使徐寧,也出班附和道。
作為禁軍統領,他可是知道現在,這所謂的五十萬禁軍四大營都是什么貨色。
如果認真查起來,實打實,能有三十萬士卒就不錯了。
因為禁軍中大部分將領,都是京城里權貴子弟,幾乎人人都在吃空餉。
估計也就駐在城南的青龍衛,因其將領是狄家人,編制還能滿一些,且還有些戰斗力外。
其他如白虎、朱雀、玄武等三衛,都是兵無斗志,一盤散沙而已。
真要讓都察院的人去巡查,那肯定全露相了,到時還不鬧翻天?
這時其他一些牽涉其中的官員及將領,也都站出來啟奏。
“微臣請陛下三思,此事應由太尉府自查!”
“目前禁軍兵器鎧甲不足,為維護京城安危,請戶部及時撥付軍需物資...”
“陛下、微臣認為...”
牛海慶見到自己的提議,遭到這么多人抵制,也是憋的滿臉通紅。
在他暗示下,作為楚黨成員之一,都察院使翟羽連忙出列,堅持此事應該由都察院牽頭巡查。
看著殿堂內,雙方吵作一團。
惠宗帝的眉頭又再次擰了起來,他又習慣性的看向宰相錢惟庸。
而這時太尉吳逑,眼睛也瞟向了正站在惠宗帝身邊的大內總管吳一貫。
見對方向自己微不可查點了點頭,吳逑頓時覺得心里踏實不少。
作為八大世家之一吳家家主吳逑,其祖上也是跟隨太祖趙恒山打天下的功臣之一。
但因其中上一代吳家家主,深度參與到皇子奪嫡之中,最后事敗被迫自殺。
吳家眼看就要,從八大世家中跌落下去。
誰知無心插柳柳成蔭。
吳家當年一位地位低下的小妾,所生的庶子吳一貫,因天生畸形。
后被吳家凈身,送進皇宮做了皇子趙全真身邊的一名貼身太監。
但沒想到,當時毫不起眼的皇子趙全真。
最后竟然能繼承大統,成為當今惠宗帝。
吳一貫更是成為位高權重的內務大總管,并多次代表皇帝外出監軍。
吳家得以借勢再次重新崛起,其勢力主要扎根在軍方。
宰相錢惟庸此時,也看到了惠宗帝投過來的目光,知道形勢差不多。
于是輕咳一聲,站了出來。
眾人一見錢惟庸準備說話,大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陛下!微臣以為雁門邊關危急,首要任務應盡快調兵支援前線。既然東北都督府行營大總管鄭大人在此!”
“微臣看此事,就由鄭大人來負責,調派其麾下曹風將軍,統領二萬軍隊,趕赴雁門關。”
惠宗帝一聽,點了點頭。
現在他最關心的,就是不能讓契丹人打到京城。
而吏部尚書鄭陽一聽,心中卻是一凜,暗罵這錢惟庸太陰險了。
剛才就因其兄弟鄭綱主戰,且暗諷他幾句!
現在他就要把東北都督府里,最能打的曹家軍,抽出來去雁門關前線。
如果這兩萬曹家軍也都戰死了。那東北都督府里,緊靠剩下的三萬邊軍。
對付邊境上的契丹十余萬的部落,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而一旦丟城失地,朝廷一追究起來,就全是鄭綱的責任了。
他正想站出來,表示反對。
另一人已經搶先站了出來,說道。
“微臣附議...”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