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兵部。
“鎮北候,您、您怎么突然回京了?”
當一名官員看到,在兩位年輕的陪同下,鎮北候正緩步走進兵部大院時,
他頓時愣在當場,有些瞠目結舌的問道。
“怎么?戰事結束了,本候就不能回京述職嗎?”
楊華微微一笑,反問道。
“啊!可以,當然可以,侯爺您里邊請...”
那官員一愣,隨后反應過來,連忙滿臉堆笑著說道。
乖乖,現在整個京城,無人不在稱贊這位侯爺,歡呼慶祝著雁門關大捷。
此時要是得罪他,那絕對是找死,成為百眾矢之敵啊!
而且現在兵部的官員,聽聞契丹人撤軍后。
之前那種緊張和忙碌的狀態,也沒有了。
他也想著等會回去后,找幾個同僚好友,去醉紅樓好好瀟灑放松一下。
“諸位,大家快來歡迎,我們的鎮北侯回來了...”
隨著他的一聲大喊。
更多的兵部官員,從房間里涌了出來。
見到鎮北侯后,都紛紛過來打招呼,祝賀這次的軍事大捷。
兵部左侍郎曹杰,此時也快步走上前來。
“侯爺,您是何時回事的?怎么還受傷勢了?”
還沒等鎮北侯說道,劉天華就搶先說道。
“大人,戰事剛一結束,我們急著趕回來了!”
“楊大帥受了些刀傷,并無大礙!”
曹杰看了一眼劉天華,對這年輕人搶答雖有些不滿,還是客氣的問道。
“侯爺,這兩位年輕人是?”
“呵呵,還沒來得及給你們介紹!”
“這位七郎國昌家的不孝子廷棟!”
“見過曹伯伯,見為諸位叔伯!”
楊廷棟此時連忙上前行禮。
“至于這位年輕人,就是這次在雁門關大捷中,立下頭功”
“北上千里支援前線,組織義軍抵抗契丹,桃源縣典史兼團練使劉天華。”
鎮北侯隨后一指劉天華,笑著對眾人介紹道。
“什么?你就是劉天華?”
這怎么可能?
雖然眾人從戰報中都知道,這次劉天華立下了大功。
但此子面容俊朗,也就是十七、八歲的模樣,這也太年輕了吧!
“真是你帶人夜襲契丹營,火燒糧草,還陣斬耶律泉?”
曹杰懷疑自己聽錯了,追問了一句。
“當然!我們燒了契丹糧草后,在返城時,殺了追擊而來的契丹四王子耶律泉!
“不過我們也損失了好幾個兄弟...”
劉天華當時讓楊國輝在軍報上這么寫,也是為了讓這雁門關大捷,看起來更合理些。
而且這次大同城事件中,還牽扯到惠宗帝,私下與契丹人茍合之丑事。
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暫時還是不能把這事捅出來,否則對楊家也將大為不利。
當然,即使朝廷真派人去契丹,打聽復核耶律泉被殺一事,他也不用當心。
因為契丹人寧愿默認耶律泉,是戰死在戰場上。
也不會主動說出,他是因被契丹太子出賣,而死在了大華境內。
這也算一種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
“好啊!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侯爺!還有你們倆,快請到堂內休息...”
“劉團練也正好給我們大家講講,你們幾十人是怎么混進十幾萬契丹大營。”
“不僅成功燒了他們的輜重糧草,最后還能全身而退的...”
對于這件事,不僅曹杰很很好奇,就是兵部里大部分官員,看到這消息時。
也都覺得不可思議!
只有幾十人,就敢夜闖十幾萬人的敵方大營,簡直像天方夜譚一般。
起碼以前的大華軍隊,從沒人敢做過這種瘋狂的事。
此時竟然見到正主來了。
那肯定都想要讓他,當面給眾人講講事件經過了,也正好判斷他是不是在虛報戰功。
而鎮北侯在心中,也是不斷感慨。
他與兵部這些官員們,打了一輩子交道。
這還第一次在兵部,受到他們這么隆重的接待。
而這都還是沾了劉天華的光
帶眾人坐定后,劉天華也不謙虛,就是那晚怎么喬裝打扮,怎么冒充敵軍將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