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已經從雁門關返回京城路上的四皇子趙德智,此時坐在馬車里正閉目養神
之前。
他們歷時近一個月,才從京城走官道到達到雁門關。
在來時前面大半程的那些府城官員,對他這位皇子都是以禮相待。
但在后半程,過了忻州府之后,越往北越荒涼,又沒什么大的城池。
他們吃喝上就顯得有些艱苦起來。
等眾人終于到達高大雄偉的雁門關時,慶王趙德智也被這巍巍雄關給震驚到了。
作為唯一一位,代表當今大華皇帝,到達邊關的皇子。
慶王趙德智,受到了定北軍指揮使楊國輝。
以及剩下那些已不足六千的邊關將士們,熱烈而隆重的歡迎。
這讓極少接觸到邊關將士的趙德智,內心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震撼。
尤其當他看到,那些將士們幾乎人人帶傷。
雖然經過這段時間調理,大部分輕傷者已經痊愈,但還有不少重傷者,留下了終身殘疾。
他也頗為動容。
隨后定北軍指揮使楊國輝,向趙德智詳細介紹了與契丹軍血戰多日的情形。
甚至在楊國輝等一眾將士的陪同下。
四皇子趙德智還親自到了城外,契丹大營的原址查看了下。
當他看到分別埋著大華犧牲的將士的墓地,已經埋著契丹死亡兵卒那些大土堆時。
雖然他沒敢再去大同城查看,但在趙德智心中,也早已確信。
這場雁門關大捷的勝利,應該都是實打實的戰功,而毫無虛假謊報的成份。
當然趙德智也沒忘記此行的主要目的,詳細詢問當時雙方戰爭的情況。
尤其是劉天華在雁門關前線的表現。
對此,楊國輝是對答如流,把劉天華當時怎么帶人夜襲敵營,事成后又是怎么逃離。
以及被敵人追到城門口時,又是怎么激戰的等!
因為這些本就是真實發生的事件,且楊國輝也是當事人之一。
所以當他繪聲繪色的講述起來時,幾乎一氣呵成,毫無破綻。
至于劉天華帶人返城途中,被契丹四王子耶律泉帶兵追殺,結果反被劉天華當場斬殺一事,也是合情合理。
趙德智聽到這些情況,心中也對劉天華立下首功一事,沒有任何異議了!
當然,趙德智和楊國輝等人還不知道。
此時劉天華,因沾了那虛無縹緲那神仙的光,早已被一心想求仙的惠宗帝,直接封為福興伯了。
等這些事了后!
楊國輝非常關心,詢問起關于朝廷的撫恤,以及定北軍補充兵員的事。
慶王趙德智對當日朝堂的討論一清二楚,但他也不好寒了邊關這些將士的心。
只是含糊回答,朝廷對此已有安排,讓他們耐心等待。
之前因戰勢危急,朝堂討論半天,才決定調動曹風兩萬軍隊,來支援雁門關一時。
但現在因為契丹大軍已經撤軍。
東北都督府鄭綱,就派人讓曹家軍先停頓下來,說等朝廷有新的結論再說。
當然如果朝廷最后決定不用調派曹家軍過來,鄭綱正好求知不得。
反正之前戶部拖欠東北都督府的五十萬軍餉已經到位。
但定北軍這次大戰后,人員損失慘重,肯定是要補充兵源的!
而一旦招兵,這肯定就又要戶部調撥不少費用,牽涉面又不少。
按朝堂那些文官辦事的尿性,前期在戰時狀態,對援軍一時都拖拖拉拉。
何況現在危機已除,估計一時半會,也沒啥結論。
“慶王殿下,前面就到忻州府了!”
“今晚在忻州府住宿一晚,明天出發后,下面的官道就好走多了!”
侍衛張統領此時恭敬的說道。
“嗯!下面一切,就由張統領去安排吧...”
“是!”
看著對方騎馬離去的背影,趙德智不禁又想起,在臨時前。
定北軍指揮使楊國輝,在送別他出了雁門關口時。
當眾與他對話的場景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