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陛下越發對太子不滿,現只缺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而已!”
“現在對慶王而言,也是一個難道的機會!”
“但恕老夫直言,與其他兩位皇子相比,慶王背后如僅僅有你們潘家支持,他將幾乎沒有上位的機會!”
孫嵩喝了一口茶,悠悠說道。
“還請孫大人賜教!”寧博候趕緊拱手說道。
看到一向比較桀驁的寧博候潘豹,此時如此恭謹。
孫嵩的嘴角露出一絲得意之聲。
但隨后他的眼神一凜,透露出一股犀利殺機,說道。
“其實這次慶王去雁門關前線,回來后,他如何做很重要!”
“因為關于劉天華在雁門關前線,斬殺契丹四王子耶律泉一事!”
“根本就是楊家與那劉天華,在串通一起,虛報戰功!如此欺君罔上行為,豈能饒恕...”
“什么?”
“孫大人此話當真?”
寧博候潘豹雙目圓瞪,心中一陣狂喜,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
關于這次雁門關大捷,作為大華幾大將門世家的潘豹,不可能不關心。
更何況,潘、楊兩家將門乃是世仇。
當年潘、楊兩家的先祖,遵照皇帝指令,一起與契丹人大戰之時。
楊家先祖楊永清,按事先雙方商量的計策,率領部分楊家軍作為先鋒。
將三萬契丹軍,引入設伏的一峽谷中。
只等潘家先祖潘德海率領大軍,按計劃將那些中伏契丹人消滅即可。
但潘德海因為嫉妒北漢歸降來的名將楊永清。
在對外作戰中,屢立戰功,所以在關鍵時刻,遲遲不下令大軍進攻。
坐等楊永清帶領三千楊家軍,與三萬契丹軍,廝殺一夜!
最后導致名將楊永清戰死沙場。
潘德海事后,雖被皇帝撤職查辦,閉門思過,但一兩年后,經過潘家多方走動,還是官復原職了。
但從此潘、楊兩大將門世家,也就結為世仇。
而這也是趙家皇室,樂于見到的結果。
“寧博候,父親大人所說都是真的,”
“因為我們從契丹境內得到確切消息.契丹四王子耶律泉根本沒有就不死在雁門關!而是在其他處被殺!”
坐在一旁的孫世衛,這次插話說道。
“哼!他們楊家如此膽大妄為,真該滿門抄斬...”
寧博候本來就因楊家七郎,淮安府知府楊國昌,排擠他大舅子淮安府判官周杰一事,心中有氣!
等再聽聞楊家,既然在雁門關打了大勝仗,心里就更如吃了蒼蠅一般。
此時,聽到楊家竟然做出這等虛報戰功的事。
雖然說夸大戰果,對邊關將領來說,也算不得什么重大罪過。
但劉天華卻因此這件事,被皇上封了伯,那就算是欺君罔上的重罪了。
為此!寧博侯頓時怒罵不已。
隨后他又疑惑的,轉向孫嵩父子問道。
“既然孫大人得知此情況,為何不在朝堂當場揭發他們?”
孫嵩父子隨后對望一樣,孫世衛開口緩緩說道。
“寧博候有所不知。一方面我們得知這消息時,那劉天華已經被陛下封為福興伯了!”
“另一方面,我們也是從一位暗地在契丹做生意的商人口中無意間得知!”
“一旦父親在朝堂冒然提出,可楊家與那劉天華一口咬死,就是在雁門關前線殺了耶律泉!”
“可這些當事人都在契丹境內,我們也無法提供確鑿證據!”
“再說商人都是逐利的,一旦此事在朝堂公開,那名商人也就沒法再做那些走私生意!”
“所以想來打死,他也不愿出面作證的!
聽聞孫世衛如此一說。
寧博候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但他隨后又狠狠說道。
“孫大人,難道我們就任由那楊家,以及那劉天華欺瞞陛下,逍遙法外不成?”
孫嵩這時,淡淡一笑說道。
“這就是老夫請寧博候過來一敘的原因!”
寧博候隨即明白,這孫家父子定是早就想好了對策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