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聞此言,都是大吃一驚。
循聲看去,只見李彥手指一人,竟然是桃園縣令何建強。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
已從門外沖進兩名士卒,迅速控制了何建強,將他官帽摘掉,捆綁了起來。
“李大人,你這是何意?”
楊國昌忽然轉頭,急聲問道。
事發突然,他也沒料到,這李彥一來就要抓人。
“李大人,下官何罪之有?你為何對此對待下官?”
何建強心中也是駭然,不知怎么回事,連忙問道。
“哼!何建強,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暗中勾結賊人,謀害應奉局主事李三耀!”
“還不把實情一一從實招來,免得受皮肉之苦...”
李彥此時一臉煞氣,厲聲喝問道。
“什么?”
“李大人,下官實在不明白你所說何意?”
“當時李主事來桃源縣辦差,事件一了后,他就帶人乘船回去了!
“之后發生什么事,下官確是一無所知啊
何建強說的也是實話,當時劉天華在碼頭上,懲處李三耀后。
他和眾人都是親眼看著李三耀坐船回去的,之后幾天他還擔心李三耀回去后。
會再來報復,誰知卻沒任何動靜,他還以為這事就此了卻呢。
沒想到!今天蘇杭應奉局總管李彥,竟然親自來審查此案。
“哼!看來不給你厲害嘗嘗,你是不會實話實說了!”
“來人,給我上夾棍,看他到底招不招....”
李彥一揮手,竟然就想在這大堂內,公然行刑了。
“慢著!”
此時楊國昌再也坐不住了,他大聲喝問道。
“李大人,何知縣乃是本府治下堂堂一縣父母官,即使有錯,也自有本府懲治!”
“再說李大人一來,就口口聲聲說,何知縣害死應奉局李三耀李主事!”
“可有真憑實據?”
“哼!證據?本總管要什么證據?”
“李三耀乃是蘇杭應奉局主事,辦事一向比較干練!
“他聽聞桃源縣令不愿配合應奉局事務,不愿為皇上盡忠辦事,特意前去查看...”
“誰知這一去竟然就沒回來,其乘船在途中莫名其妙就沉了!”
“此時不是這桃源縣令派人做了手腳,怎么會發生這么巧的事?”
李彥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
隨后他又對楊國昌盛氣凌人道。
“不僅是他,還有你楊大人,身為淮安府知府,境內發生如此重大惡性案件!”
“你竟然一直不聞不問,始終不給我們應奉局一個滿意說法。”
“如此怠慢應奉局,就是不把皇上的事放在心上。”
“本官也要向朝廷上奏,告你一個失察之罪...”
楊國昌立即道。
“李大人,當初李主事的船,可是在揚州府境內出的事!與我們淮安府并無關系。”
“且當時我聽聞此事,就已向應奉局去了函件,說明這事的經過....”
“哼!你以為本官是三歲娃娃嗎?”
“這么輕易就相信你的說法?此事背后一定有蹊蹺....”
“本官這次來,就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李彥不屑一顧道。
他可不管楊國昌怎么說,也不管李三耀到底是怎么死了。
這次來淮安府,他就是搞事的,他早已知道。
在王家和鄭家的幫助下,楊國昌現在四處活動。
準備摘桃子,與他們孫家競爭浙江州刺史一職。
而在聽洪澤縣孫文光傳來的消息,最近楊國昌還在境內,新成立一支守備軍。
正在忙著四處剿匪,在百姓的口碑中,名望得到不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