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兩封信。
第一封信是張小勇從京城傳來的。
他在信中簡單說了最近京城里發生的情況。
原來刑部尚書牛慕言,在兵部右侍郎孫世衛的建議下,讓心腹張開城,
以貪污罪名,帶在酒樓里公開抓了工部尚書李峰的侄兒,晉王府長史李通獨子,兵部郎中李峰。
就是想報復李家,當初用種種卑鄙手段,擠走牛家的浙江刺史之位。
通過抓捕李峰,讓李家的人今后也知道,他牛慕言作為刑部尚書也不是好惹的。
本來牛慕言想著,只要李峰受些皮肉之苦,坐實了他的罪行,讓李峰從此無法為官就行。
但隨著李家的強力反彈,他又不能退讓。
于是漸漸就演變成康王和晉王兩方人員的一次對決,雙方也越發劍拔弩張起來。
而就在牛慕言讓刑部提審司徐開出面,拿到李峰的口供,準備第二天公開審理這個案件時。
李峰竟然在當天夜里,莫名其妙死在監獄中。
這一下不僅點燃了李家的怒火,更是激起整個晉王系官員的憤怒。
牛慕言一時百口莫辯,等讓人急匆匆去找提審司的徐開,想詢問事件原因時。
下人的人卻匯報說,
徐開昨天就回家探親走了,到這時眾人才發現,大家竟然都不知道徐開家到底具體在哪里。
而當天晚上!
還沒得牛慕言與康王,以及副相牛海慶等人商量出好的對策來。
當日負責刑部牢房的牢頭胡俊,被人發現吊死在房間內
第二天。
帶人抓捕李峰的刑部督捕司員外郎張開誠,在回家的路上,被人刺殺身亡。
這讓刑部的官員都提心吊膽起來,紛紛結伴而已。
就連刑部尚書牛慕言,也不得不加強自身的護衛人員。
第三天。
更加讓人震驚不已的消息傳來。
兵部左侍郎曹杰,竟然也在回府的路上,被人刺殺了!
而到了第四天。
又傳出投靠晉王的刑部右侍郎譚磊,被刺身亡
一時間,京城內部風聲鶴唳!
而最引起劉天華關注的,卻是張小勇在信中最后提到。
原兵部右侍郎孫世衛,目前已經成為了兵部左侍郎。
在兵部尚書范齊賢以身體不適,長期在家休息期間。
他隱然已經成為兵部實際當家人
而第二封信確是楊國昌派人傳來的。
原來前幾日!
杭州城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小的地震,造成城內不少地方,房屋大量倒塌,百姓流離失所。
但因浙江州刺史已經被罷免,而新的刺史還沒到位!
一眾杭州城內的官員,都在關心自己的仕途,一時竟然沒有官員,積極主動組織百姓們去救災。
而就在這時!
城內開始傳出一首童謠,開始不禁而起“地龍翻身滅應奉,灌玉滿堂大寧門。”
尤其是第一句,說應奉局的官員天怒人怨,才惹得地龍發怒,所以百姓們漸漸聚集起來。
開始聚集在應奉局門前,要討個說法!
而那些應奉局的人,個個眼高于天,哪里看得起這些泥腿子,派出那些護衛打手們出來驅趕。
從而激化矛盾,在有心人組織下,終于開始暴亂起來。
杭州一帶應奉局不少官員,已被殺了好多人。
甚至蘇杭應奉局總管李彥,被憤怒的百姓堵在院子里,沒有逃掉而被剁成了肉泥!
腦袋都掛在城門口柱子上。
只有工部李緬,本想在新的刺史到任前,再收割一波財富帶走!
沒想到事件突發,讓他措不及防。
但還是被他提前得到消息,在護衛們拼死保護下,最終帶人及時逃離杭州城,趕往江東金陵。
而楊國昌前些天,已被正式任命為浙江刺史。
因需要與侯任知府交接相關公務,所以他想等劉天華回到淮安府府,與他見面再交代一番再走。
這些天他都在知府衙門內,在等著劉天華,反正也不是很急。
因為在朝廷公文中,接任楊國昌為淮安府知府的,乃是原是淮安府同知的趙德權!
當然自從他領教了楊國昌的手段后,在這大半年來,表現得也算安分守己。
處處以楊國昌馬首是瞻。
所以楊國昌等知由來接任自己,倒也是很放心不少。
畢竟大家都是熟人,且劉天華到了淮安府后,其殺伐果斷的手段,并快速剿滅境內的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