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八日,杭州清晨
灰白天氣過后,便是一陣暴雨,將整個杭州的清晨陷入一片青色的陰霾之中。
自城門附近進出的行人、義軍,還有一些小販戴了斗笠,披了蓑衣,都是行色匆匆,不敢停留。
此時光寧軍在城內也正在不斷的調動,眼看一場大戰不可避免的就要發生。
這時幾個乞丐模樣的人,看著城門口附近的情景,面帶猶豫之色,但還是快步向城內走去。
守門的義軍士卒看了,雖然揮手讓他們進城了。
但在心里,也是覺得好笑,就眼下混亂局面,竟然真還有乞丐不怕死,跑到這想要乞討。
但想到現在范右使發出號令,廣邀各方好漢前來投奔,公舉大事。
每日既有不少人出城,但也有不少奇形怪狀的人前來投奔,所以倒也不盛在意這幾名乞丐來。
而昨晚,當方逍和范浩兩人敞開心扉,相互試探后,最終在周定等人的建議下。
統一意見,商量決定,既然現在光寧教目前已經打下了一片基業。
那就應該派出彭玉山帶人趕去桃源縣,及時將主公與夫人留在世間一位的女兒,接來杭州過上好日子。
即使告慰主公的在天之靈,也是繼承他的遺愿,打出大寧公主旗號,建立政權,恢復大寧國號。
以凝聚所有義軍之心,并積極聯絡四方百姓,一起推翻趙家皇室。
而方逍身為光寧教左使,被眾人推舉為大寧宰相,統領全局,以輔助大寧公主治理國家。
范浩作為右使,則被推舉為兵馬大元帥,統領各方義軍,負責攻城掠地,擴大大寧統治的勢力范圍。
而其他如周定等人,也都有各有封賞的大將軍名號,于是眾人都皆大歡喜
而蘇曉妹在家,卻并不知道自己。
已經莫名其妙,突然就被一群遠在千里之外的人,給推上了政治前臺。
所以今日一早!
新任的大寧兵馬大元帥范浩,就在整合編練各方人馬。
浩浩蕩蕩,準備開始猛攻停留在杭州北城門附近的錢文部隊。
一時間,勇德營在對方的威勢下,都是緊張不已,不斷加固防線,等待對方的雷霆一擊。
聽聞這個消息后,
杭州城內的百姓,又從官軍控制的北城門,開始了新一輪的逃亡。
錢文這時站在城墻上,看著下方爭搶著出城的百姓,也是心中嘆息一聲,等待著前方的斥候歸來。
他今年三十二歲,還算年輕,但容貌看起來,不似多有威嚴的樣子。
他本算不上杭州那幾萬廂軍中最高一級的將領,之前都沒什么名氣,只是勇德營一名虞侯而已。
且他出身平凡,為人也不會長袖善舞,更沒什么外露的霸氣或者天生的領袖能力。
但到得現在,卻陰差陽錯成為了,唯一仍然堅守在杭州城一隅的,廂軍最高指揮。
更是得到刺史楊大人親自來信表揚,并大力支持,給予軍事專授之權。
這個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壓力,但當然他也明白,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之前因那些最高指揮人員,掉以輕心,沒把這支亂軍放在眼里,結果三萬廂軍守杭州。
不足一日就在亂軍里應外合攻擊下崩潰了,不僅害得杭州城內大半的官員,有錢人沒能跑掉。
待到秋后算賬,廂軍系統里,估計從高級到中級的將領,也都將被統統都會被楊刺史給清算一遍。
無論他今后因這次功勞,會提拔到什么職位,但眼下經過兩次補充后,他指揮的這支三千多勇德營隊伍。
已經成為了亂軍軍隊的重點打擊對象了。
并且他也聽聞杭州周邊的縣城,現在都已經方逍他們派人占領了。
只有德清縣城目前還掌控在楊刺史手中,但也處于亂軍包圍之中。
在沒更多援軍的情況下,他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以及如果守不住這防線,他將向何處撤兵。
這時一名斥候匆匆跑了過來匯報:
“錢將軍,光寧軍從兩個方向,已經有數股人馬打過來,他們這次人馬眾多,來勢洶洶!
“安寧巷那兒的陳校尉,已經率先與對方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