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楊府!
當鎮北候楊華自從昨日大朝會,回到府中后,就一直悶悶不樂!
這段時間,京城發生的事件!
已讓他有些應接不暇的感覺。
在之前分別收到楊國昌和劉天華的來信時,他已經讓楊府關閉大門,謝絕見客了!
但他實在沒想到,禍事還是自動找了上來。
起因竟然還是因為雁門關大捷之事。
當日在朝堂上!
寧博侯潘豹,率先站出來指責他,說楊家在雁門關大捷中虛報戰功!
并說契丹四王子耶律泉,根本不是被劉天華在雁門關所殺。
還要以此追繳,朝廷對定北軍的所有獎賞等等。
而當鎮北侯楊華讓他拿出確鑿證據時!
潘豹又支支吾吾說不來,只是強調他信息來源準確。
要求新皇恭寧帝,也就是他外甥趙德智,下令將福興伯劉天華滿門抄斬,再一并處罰楊家。
眾朝臣聽到寧博侯潘豹這個提議時。
雖然大家都知道,他們潘家和楊家有世仇。
但此時也都覺得!
這潘家這才剛剛有了權勢,就這么囂張,這提議也太過分了!
因為無論如何,劉天華畢竟當時確實帶人,冒險闖入契丹大營!
并一把火燒了對方糧草,這才逼迫契丹人撤軍,這確實算是一件奇功。
雖然皇上封他為福興伯爵位,有些高了,但那也是先帝惠宗帝,親自下旨冊封的!
而且楊家這百年來年一直住守雁門關,無論對朝廷、還是對趙家都是忠心耿耿,從無二心!
所以當寧博侯潘豹,跳出來指責楊家,并提出這驚世駭俗建議時。
一時就有些冷場!
沒一個敢站出來附和。
而且恭寧帝趙德智,畢竟剛剛坐上皇位,一見這個場面!也知道舅舅這次有些過了!
所以就想盡快平息這件事。
但沒想到。
新任的兵部尚書孫世衛,卻主動站出來提議。
說現在西北戰事吃緊,必須調派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將,去抵御西夏人!
為此,他認為整個京城內!此時能擔當此重任的,非身經百戰的鎮北侯莫屬!
而且他還煞有其事的說!
聽聞上次鎮守在雁門關的定北軍,在皇帝親自巡視回京之際,有集體鬧餉的勢頭。
可見軍隊在一地駐扎太久,很容易養成驕兵悍將。
為此,他建議在給定北軍補充一定兵源和軍餉后!
應將他們也一并調往西北,才更為妥當!
既然定北軍能打敗更為強大的契丹人。
那讓他們與西夏人作戰,也定可大獲全勝!
而且既然福興伯劉天華,在雁門關之戰中,有夸大戰功之嫌!
這次浙江剿匪,又遲遲沒有進展。
那就將他的伯爵,降為最低等的男爵!
這次同步將他調往西北,讓他在鎮北侯麾下,再立新功,將功抵過
對于孫世衛的提議!
不少朝臣沉吟片刻,就站出來紛紛附和。
而宰相孫嵩,先是假惺惺詢問孫世衛,打算調派何人去鎮守雁門關?
隨后等知!
兵部將調玄武軍都指揮使的馬俊才。
帶領三萬玄武軍去駐守雁門關,又詢問一些細節后,他也就欣然同意了。
而坐在皇位上的恭寧帝趙德智!
雖然明知,這些人有些夸大其詞!甚至是委屈了楊家!
但朝堂上,先有寧博侯跳出來公開指控!
后有孫家父子的提議!
共同針對楊家的動作,可以說是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