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抵御西夏人的進攻。
隨后又是孫世衛推薦,讓因傷閑賦在家的鎮北侯楊華,及時趕赴西北前線。
并將世代鎮守雁門關的楊家軍,也一并調往西北。
他當時因剛剛即位,不敢輕易駁了他們的意見,這才答應下來。
為此還害得楊府老太君進宮當面質問。
而此刻,等鎮北侯父子真得帶兵在西北前線,與西夏人決戰時。
孫世衛又換了一種說辭。
說只要吳琦能再堅守西安城一段時間,西夏人自然會主動撤兵。
竟然如此,那當初讓定北軍從雁門關,千里迢迢趕赴西北前線,又有什么意義呢?
他再不懂這里面的彎彎繞,但起碼也知道!
楊家這一百多年來,起碼對他們趙家,還是很忠心的!
如此這次定北軍,真在西北前線全軍覆沒了,對大華朝廷絕對是一大損失。
文德殿內!
見到趙德智一言不發,大廳內頓時安靜下來。
這時,恭寧帝身邊的大太監范得海,見了皇帝不悅,為打破這凝重氣氛,連忙喊道。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范得海作為新皇帝趙德智身邊最貼心的人,他能體會到皇帝一直都在隱忍。
想著等到有什么合適機會,早點從孫家父子將權力拿回來。
“陛下。”
孫嵩此時俯身道:
“臣以為,當下最要緊的依然是籌措糧草,畢竟現在南邊有劉天華的叛軍,西北有西夏人,此時國庫空虛......”
趙德智看了他一眼:“孫相,可有什么好辦法?”
孫嵩道:“如今地方賦稅正在加緊征討中,但老臣以為,在民間有不少潛在的富戶,一直對陛下忠心耿耿!”
“他們一時想報國卻是無門,所以......”
話還沒有說完,趙德智就已經明白孫嵩的意思了。
大華百姓中,商人富戶地位低下,他們就算是再有錢也是上不得臺面的身份。
若是能讓他們以捐糧和捐錢來換官位,短時間內或許真的可以籌措來一筆糧草物資。
那些商人富戶,只要給他們一個官身,或是賜予他們一定的地位,
定有大批的商人富戶,愿意拿出來錢糧交換。
但朝廷一旦放開這等賣官鬻爵的口之,不僅代表著史制徹底崩壞。
而孫嵩作為主管此事的宰相,更不知能從中得到多少巨額財富了。
所以作為皇帝的趙德智,還有一絲理智,都不可能輕易答復此事了。
“陛下,孫相這個建議很好,既能解決朝廷的國庫空虛,還能讓那些忠于陛下的人,能為國效力!”
還不等趙德智開口拒絕。
接任孫嵩御史中丞職位的黃潛江,就第一個站出來附和道。
而他一站出后,像是發出了明確號令。
頓時戶部、工部、刑部、兵部等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紛紛出列,表態附議。
趙德智看了一眼,站在一旁像是要睡著了的吏部尚書鄭陽。
希望他能站出來反駁一下,畢竟這等事也是吏部主管的分內事務。
但讓恭寧帝趙德智失望的是,
作為吏部尚書,鄭陽似乎剛才沒有聽到孫嵩的話,依然一言不發,不作任何表態。
而這時寧國公潘豹,也小心翼翼,悄悄向趙德智使了一個眼色。
恭寧帝趙德智沉默良久后,這才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說道:
“竟然如此,那孫相你就去安排吧!”
“不過,還是要盡量......盡量保存朝廷體面。”
“臣遵旨。”
孫嵩此時,很是得意看向看了一眼眾朝臣,隨后又看了孫世衛一眼。
孫世衛于是,也俯身道:
“陛下,臣等之前,關于為一批年輕將領請封之事......”
趙德智皺眉。
心中更加的不快起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