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我們大軍養精蓄銳后,我就可以帶人,更容易打破城外西夏軍的圍困。”
“而一旦打敗西夏大軍,這戰果就能洗刷之前,我西北都督府丟城失地的恥辱!”
“第二,鎮北侯楊華現在獨守孤城,雖然孫家和潘家因之前種種恩怨,都希望借我之手。”
“利用西夏人害死楊華父子,以解他們心頭之患,但我卻不想成為他們最大的幫兇,成為眾矢之的!”
他緩了緩,隨后又道:
“你也知道,楊華父子不僅僅代表著百年楊家,還代表著那些依然對朝廷忠貞不二的眾多將門世家!”
“我吳琦雖然貪財戀權,卻也不是傻子,我也知道,如果我被世人認定,是害死楊華父子的兇手!~!
“雖然能暫時得到孫嵩父子及潘豹的信任,但今后在民間,我吳琦的名聲肯定就要臭大街了!!”
張文彬聽聞,也是微微頷首,他知道吳琦說得都是實話。
因為在大華朝民間百姓的口中,誰人不知楊家對朝廷最為忠心。
潘家先祖當年,因為拒絕派出援軍,間接害死楊家先祖。
這些年來,不知被多少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呢,這也是潘、楊兩家不和的主因。
而且楊家世代鎮守雁門關,為中原百姓守護國門,這百年來不知戰死了多少楊家兒郎。
這次朝廷莫名其妙,突然將楊家調離雁門關,讓他們來到西北前線,已經讓不少人大為疑惑不解。
如果這次楊華父子真突然,雙雙戰死在西北前線。
也不知在民間,又會造成什么風波呢。
但在這一刻,張文彬作為幕僚,卻只能從大局著想,他安慰道。
“屬下知道大人的心愿,如真到無兩全之策時,大人也只能先保著自身才行!
“后人之事,任他評說又如何?相信到時,眾人也會理解大人的苦衷!”
聽到張文彬這么說,吳琦不僅沒有輕松之感,反而面露痛苦色道。
“哎!之前因京城一場動亂,導致我們吳家遭遇一場滅頂之災!”
“新皇剛剛登基,我作為吳家僅剩下還有些權勢一脈,為求自保,也只能暫時對孫嵩父子委曲求全!”
“做著一些違背本意之事,實在是一種無奈之舉!”
“而越是到了這等時刻,我就越要保證手中的權利,這樣吳家的后代們,才能有重新崛起的機會!
說到這,吳琦又道。
“話雖如此,但我吳琦做人,也不能毫無底線啊!”
“楊華到了西安城,我聽從孫世衛的意見,以沒有皇帝旨意為由,拒絕分兵給他!”
“且又只給他補充了一些老弱病殘的萬余人馬。”
“這要是其他將領遭遇如此,不是暴跳如雷,就是打了退堂鼓找個借口溜了!”
“但出于我意料的是,聽聞派他們去攻占洪德堡,斷西夏人后路,楊華父子既然二話不說就出發了!”
吳琦走到窗口,看著外面的風景,繼續說道。
“如果楊華父子一開始中了西夏人埋伏后,他們驚惶失措未能突圍,最后導致全軍覆滅”
“那只能說明,是因他們自身不夠謹慎,指揮失誤,導致兵敗而亡,此乃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