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城頭上正在發生的酣戰。
西夏軍主帥野利遇乞臉色越發難看起來,因為這次他策劃的夜間偷襲的攻城戰,又要以失敗收場了。
這幾個月以來,他為了打下眼前這座不起眼的城池,他可以說是費盡心思。
但沒想到,眼前這塊骨頭會怎么難啃。
因為這座城堡,原本是大寧皇帝建造的,且選擇的地勢極為險要!
就是作為西北重鎮西安城,最前沿一道屏障而立,后又經過大華一百多年的建設維護,城防設置本就極為完備。
前期,無論是西夏人打過來時,還是這次定北軍收復此城,都是因為守軍疏忽大意,而被對方夜間偷襲得手。
而現在當此城的將領,換成當代最擅守城的楊家軍時,野利遇乞才真正領略到攻城戰的殘酷!
洪德堡本就地勢較高,當初西夏軍攻下洪德堡時,又將其作為后方的物資基地。
這些都增加了西夏軍進攻的難度。
之前野利遇乞見短期內強攻不下的后,他還不惜一切代價,想靠著西夏軍的兵力優勢。
讓人硬生生打造出兩道通往城頭的坡道!
同時,他還想從后方再調兩萬兵力,用來加強攻城的力量,想著就是靠人命堆,也能將數千定北軍給好死!
但隨著戰事進展,尤其是在西夏皇帝李乾濤到來后!
他這個顯得粗糙,但很有效的作戰計劃,就沒有了設施的可能。
因為皇帝李乾濤來了后,就宣布全面接管西夏大軍的進攻,所有人必須無條件聽從他的命令。
而在李乾濤看來,一座小小洪德堡,根本不值得花費這么多兵力。
尤其西夏騎兵戰力,可以與契丹的精銳騎兵都打得有來有往!
現在野利遇乞用這些人,花費幾個月時間,來進行填土攻城,那是極大的浪費。
西夏軍此刻首要目標,是要在野戰中,徹底消滅狄、折兩軍近五萬人馬才是上策。
相對實力大損,在戰斗中明顯有保存軍力的折偉才!
狄毅率領的三萬狄家軍,對西夏軍威脅更大。
為了戰斗中立下大功,避免被京城的孫嵩、孫世飛父子,利用狄虎事件找借口。
狄毅及時面對數倍敵軍,其率領的狄家軍不僅悍不畏死,在每次戰斗中,他更都是帶頭沖鋒!
面對這樣一支強敵,讓初來乍到的西夏皇帝李乾濤接連吃了兩次敗仗,雖然人馬損失不大,但卻顏面大損。
于是他也發了狠,打算調動更多的兵力,用來剿滅狄毅!
同時更是派人責令野利遇乞必,須盡快攻下洪德堡
而在洪德堡的戰事,打得越來越激烈之際。
原先兩軍對壘的主戰場西安城,反而詭異的變得安靜下來。
在野利遇乞親率部分人馬,去攻打洪德堡后。
留在城外統領西夏軍主力的將領野利阿旺,為了立功,牽制吳琦,也曾猛攻西安城。
尤其他在聽聞皇帝李乾濤親自率援軍前來時,他發動的攻勢更為猛烈。
但一個多月前。
不是什么原因,皇帝李乾濤派人向他傳旨,讓他停止進攻,只要死死圍困住西安城。
不讓城內的西北都督府大總管吳琦,趁機出逃就行。
帶他們將解決楊、狄、折三家人馬再說。
所以這段時間以來,駐扎西安城外的西夏大軍,就再也沒有主動攻城。
而讓眾人不解的是,城內得吳琦,也同樣沒采取任何主動出兵,打破西夏軍圍城的局面。
雙方就這么安靜的處于對峙狀態。
就在這些基本士卒迷惑的時候,作為吳琦心腹的張文彬!
正秘密往來,西夏皇帝李乾濤的營帳。
“大帥,我們第一波攻城勇士們,已經死傷殆盡了!今天夜襲也被發現了,現在是否要繼續進攻?”
隨著天色微微發亮。
一名渾身是血的西夏將領,快步走到野利遇乞面前,大聲稟報道。
聽到三千二百名攻城精銳,在第一輪進攻中,就這么都戰死了!
野利遇乞也是心疼的嘴角抽了抽。
這些人可都是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西夏勇士,沒想到不到一個時辰工夫,就都倒在了洪德堡城下。
他想立即撤兵才好,可一想到白天強行進攻,同樣損失巨大,而定北軍應對之策更為熟練。
為了今晚的夜襲,他可是準備多日!
而且他也知道中原有句話,叫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而今夜這樣的攻擊,他務必要做到一鼓作氣才行。
于是他咬了咬牙,緊了緊身上的甲胄,騎馬緩緩到了等待命令的士卒中間,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