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公司嘛,就叫黑犬科技吧。”陳默道。
“好,ofo小黃車和黑犬科技是吧。”
張局長雖然不明白陳默為什么要注冊兩個公司,但他也不問,哈哈一笑揮手就讓公眾人員馬上把相關信息輸入系統。
半小時之后,帶著工商注冊好的全套手續,陳默和張局長告別。
在車上,何思潔終于沒忍住問道:“有必要注冊兩個公司嗎?
不都是互聯網項目嗎?”
“很有必要。”
陳默指著ofo小黃車的文件包:“這個公司啊,是純騙錢用的。”
共享單車這個玩意,陳默可太清楚不過了。
最開始的共享單車由ofo小黃車搞起來,以全球首創“無樁單車共享”模式,點燃了這場共享經濟鬧劇的燎原之火。
共享單車仿佛一串被引燃了的一千響鞭炮似的,一發不可收拾,霹靂巴拉的、爭著搶著的誕生了一系列五顏六色的的共享單車品牌,媒體甚至發出了“留給共享單車創業者的顏色不夠了!”的感嘆。
而共享單車領域群雄逐鹿的時候,作為資本的寵兒,ofo小黃車融資一輪接一輪,貌似有花不完的錢。
在極短的時間里,ofo就完成了7輪融資,總價值30億億美金!
有專家預估,說ofo一旦上市,市值很有可能超過千億,如果能壟斷夏國的共享單車市場,再以夏國為基本向全世界拓展,壟斷全世界的共享單車市場的話,它將成為下一個市值萬億的互聯網企業!
后來的事情,很多人包括陳默本人也都經歷了。
那些你知道名字和那些你不知道名字的共享單車,一個個在燒完錢后悄無聲息的倒下,黯然離場。
最后只剩下了摩拜和ofo兩家。
而摩拜的創始人雞賊的選擇了賣掉所有股份,美滋滋的拿著現金去享受人生了。
ofo的老總則決定死磕,磕到最后,ofo倒閉了,老板本人征信黑了成了老賴。
到陳默重生的時候,還有1600萬人依然在排隊等待退還押金。
包括陳默本人的押金到死都沒能退回來。
陳默的計劃非常簡單。
那就是學ofo前期,瘋狂的收用戶押金,再利用押金去生產自行車和拉新用戶,如此滾上幾輪。
等到資本聞著味兒過來了,陳默就學摩拜的創始人把所有股份都賣掉,套現它幾十個億,然后把一地雞毛,爛攤子一堆的公司送給資本。
本來陳默就沒打算把這個公司當成長期的項目來搞,只是套現用的,陳默當然得為它單獨搞一個公司出來了。
何思潔皺了皺眉:“資本又不是傻子,錢哪有那么好騙?
你搞個這什么自行車的項目,真能騙到錢嗎?”
何思潔總覺得這項目不是很靠譜。
按照陳默說的,何思潔算了一筆賬,光是自行車的成本錢,靠用戶的押金和訂單是很難很難覆蓋掉的,必須得開拓其他業務,才能覆蓋成本。
而且,押金這個事兒其實是雙刃劍。
你拿用戶的押金去拉新用戶,萬一出現大規模退押金的狀況,豈不是一瞬間公司就要垮了?
而且,萬一以后監管部門介入,不允許挪用押金了,那你不是傻眼了?
身為專業投資者的何思潔,認真思考之后,得出一個結論——共享單車根本就沒辦法盈利!
它壓根就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可以健康的發展下去!
陳默搞這個公司,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騙錢……
這能搞得成才見鬼了呢!!!
“資本是很接賊,但有時候也很笨比。
你信我,咱們就合伙騙錢,不信的話,可以不投嘛,不礙事的,我手里還剩下一點資金,實在不行就去找高心怡要,反正她能挪用家里的公款。”陳默輕笑道。
這種從公司創立之初就漏洞百出的項目,也不怪何思潔質疑。
甚至她的質疑是對的,ofo最后的確倒閉了,而且負債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