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上映,座無虛席!”
“周余棠自編自導自演電影,風流才子不得不看的青春故事!”
“人生要有夢想!《大灌籃》:青春體育片大拼盤!”
“周杰綸為電影放棄金曲!”
“雙周之戰,孰勝孰負?周余棠《那些年》vs周杰倫《大灌籃》,全方位點評兩部電影!”
總體來說。
《那些年》跟《大灌籃》的報道數量大致相同。
還有一部分是報道周惺馳的《長江7號》,星爺的片子,不用多說,目前票房1.8億。
只不過這部電影在1月下旬就已經上映,此時已經接近尾聲。
《那些年》的宣傳營銷花費就花了500萬。
這放在目前是一個非常夸張的數字。
光線那邊十分重視這個項目,投入了很多資源,基本上當成了s級別的項目在運作,電視傳媒、報刊傳媒還有門戶網站全面開花。
但《大灌籃》有周杰綸這一張王炸。
華語樂壇天王歌手,光這個名字就值幾百萬。
周董為了電影票房也很拼,彎省那邊的金曲獎交給方文山,自己留在內地這邊跑宣傳。
熱度方面能打個平手,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兩部電影的口碑。
《那些年》點映口碑直接爆炸,而《大灌籃》已經被不少影評人打了差評。
總體好評度方面,《那些年》遙遙領先《大灌籃》,這就說明了兩部電影盡管是不同類型,但真正質量存在一定差距。
將報紙放到一邊,周余棠信心大增,走到辦公室俯瞰窗外景象。
胸臆之間,豪氣頓生。
天時地利人和俱全。
此戰,優勢在我。
…………………………
信心歸信心。
周余棠也沒有中場開香檳。
等爽姐睡醒后,一起跟光線的李曉萍確定了接下來的宣傳計劃。
在前期宣傳報道轟炸之下,良好的口碑+電影本身質量,直接體現在了票房上。
統計京城、魔都、杭城、廣州等地區的票房數據,《那些年》上映首日拿下了1280萬票房。
《大灌籃》自2月7日上映以來,兩天內勇奪3000萬票房,并成為大年初一、初二兩天票房冠軍。
從票房上來說,似乎是《大灌籃》贏得先手。
但是前面兩天買票進電影院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周杰綸的粉絲,之后電影的質量口碑持續發酵的作用下,票房走勢一路下跌。
而《那些年》憑借著良好的口碑,前幾天上座率超過九成,黃金場次幾乎場場爆滿,迅速搶占了觀影市場。
此消彼長,院線那邊也有了動作。
開始調整排片。
同期基本上就是這兩部片子打擂臺。
既然《大灌籃》的口碑撐不住場子,那就在后續增加《那些年》的排片,逐漸降低《大灌籃》的排片。
就是這么真實。
院線也要賺錢。
《那些年》能吸引更多觀眾來看,讓他們賺到更多的錢,這就是硬道理。
而此時。
一個叫做周杰綸的靚仔,正低著頭從電影院里出來。
跟在他身邊體型豐滿的助理大妮神情警惕的左右張望,突然臉色一變。
今天應該還有更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