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電影公司全部都羨慕到眼紅。
這部電影。
真正讓周余棠名利雙收。
上面的大領導也是臉上有光。
親手指定的項目,能有這樣的成績,絕對是指示精神到位。
研討會自然應時而生。
一大票影視行業的專家教授。
照例是講政策。
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扶植文化產業的宏觀政策,為的就是在大時代里做到文化輸出。
文娛產業,也要做到全媒體化、全球化、全產業鏈化方向發展
研討會結束。
周余棠光速閃人,準備找劉天仙,結果半路被光線老王拉去喝茶。
“余棠,恭喜《盜賊同盟》票房大賣。”
光線王常田的聲音里面,帶著難以掩飾的羨慕。
錯過了這個項目,他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
周余棠也笑道:“王總,國慶檔,就看你們光線的那部《畫壁》了。”
暑期檔之后,接著便是國慶檔。
“難啊。”
王常田搖了搖頭,苦笑道:“國慶檔,還有中影的《建黨偉業》,你在里面也有參演。”
這是帶了任務性質的電影。
同期上映的電影排片天然吃虧,《建國大業》就是很好的例子。
“過段時間公司上市,你也是股東,要不要一起去敲鐘?”
“我就算了,要忙選角。”
周余棠輕聲笑道。
“《搜索》這部戲?”
“沒錯。”
“年輕就是好啊,精力旺盛。”
“王總你也正是年富力強。”
老王捧了自己一把,周余棠也回敬一句,兩人禮貌性的商業互吹。
接著聊了會兒公司運營跟行業前景。
看得出來,老王也有些憧憬公司上市以后的光景。
光線上市,證監會那邊要求把光線影業并入光線傳媒,打包上市。
其中經過怎樣曲折不知,反正這一對師兄弟之間的權力斗爭,最終還是王常田笑到最后。
張昭很快就會離職,不過像他這樣高級人才也不是沒有去處,早就跟野心勃勃的樂視賈老板勾搭在一起了。
王常田對此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至于張昭的心腹大將、香江金像獎主席陳嘉尚大導演,當初跟華宜合作的一部《畫皮》甚是驚艷。
之后便被張昭勾搭上了,連續簽了幾部片約,結果卻不盡人意。
那部《精武陳真》讓光線血虧,等到合同結束,如果《四大名捕》系列不能帶來足夠利益,他也要卷鋪蓋滾蛋。
利益,才是這個圈子永遠的主旋律。
光線的老王對周余棠說這些,有點推心置腹的意思。
話題七拐八繞,周余棠反倒不急著走了,劉天仙那邊正在出席活動,要晚些才結束。
也在這時候,王常田突然接到個電話,好像想起了什么,開口說道:“余棠,待會有個朋友過來。”
“那我先撤了。”
周余棠拿著給他準備好的精裝茶葉盒子,準備閃人。
現在圈內人都知道他喜歡喝茶。
韓三坪跟王常田每次見面都是準備些精品茶葉。
“別,那位就是為你來的。”
聽王常田這么一說,周余棠倒也來了點興趣。
不過幾分鐘,就有個戴著眼鏡、穿著polo衫、長相文氣的中年人推門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