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余棠仔細傾聽,心里微微一動。
張毅謀大概跟張偉坪已經私底下談過了,但效果不怎么理想。
國師的工作室,是簽在新畫面公司,包括倪霓的經紀約也簽在了新畫面。
所以就算是國師跟新畫面分手,倪霓也得留在張偉坪手里。
還有以前的導演費跟票房分賬,都還沒到手。
張偉坪的意思很明顯。
如果國師真鐵了心要分家,那么倪霓的合同帶不走,欠的導演費跟票房分賬一分錢也不給.
周余棠心里微微一樂。
張大炮真是昏了頭。
就這幾百萬的導演費跟票房分賬外加倪霓。
比起張毅謀又算得了什么?
在影視圈,地位最高的永遠是做出爆款影視作品的導演。
導演是為大銀幕而生的人,只有大銀幕才能顯現出電影的魅力。
而國師,天生就是做導演的材料。
見過國師的人都知道。
他的外表看起來很隨和,但是內心卻有一種潛在的咄咄逼人的氣勢。
做文藝類工作的天賦杰出的選手,大概胸中都有這么一股子氣勢。
這種氣勢泄掉,那么就會迅速淪為平庸,吟詩小達人就是典型例子。
現在的國師,那股子氣還沒散,仍然表達欲望充沛,在努力突破,適應電影市場。
“余棠,你想簽下老謀子?”
鄒中衍縱然不在國內電影圈發展,但國師之名,也是如雷貫耳。
這是在國際層面都很有影響力的大導演。
“有機會,當然要試試,公司需要個有分量的大導演坐鎮。”
周余棠嘴角浮現出了細微的笑意。
娛樂圈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雖然二張這對黃金搭檔攜手開創了中國商業大片時代,但周余棠覺得張大炮做人很有問題。
跟張毅謀的紅顏知己鞏皇鬧翻。
拍黃金甲的時候,鞏皇簽訂的合同中有一項特殊條款,電影拍攝和宣傳期間,拒絕和張大炮夫婦見面。
連張毅謀的父親都對張大炮頗有微詞。
前幾年,張大炮挾國師橫掃國內電影市場,整個人越來越膨脹,竟然開始伸手干涉國師的的電影創作了。
國師的老朋友高倉健曾經給他寫過一封信,原文大意是:“作為一個國際導演,你要堅持自己內心對藝術的選擇,不要被制片人束縛和控制。”
這番話,點的就是張大炮。
周余棠想了想,給田銘打了個電話:“銘哥,你回去了沒有?”
“馬上就登機了。”
“是這樣,我有點事情,得請你幫個忙。”
“你說什么!?”
張偉坪接到了一個大洋彼岸打過來的電話,臉色突然就陰沉了下來:“你是說,他跟周余棠見面了?”
“是的,張總。”
“繼續看著,有什么消息及時告訴我。”
張偉坪掛了電話,眉頭緊鎖,越想越氣。
張毅謀為了金球獎,提前動身去了美利堅國,他則是留在國內看著《十三釵》上映情況。
盡管票房一直壓著《龍門飛甲》,但未能達到自己心理預期,海外票房又不理想。
本來就吵過不少次,國師終于正式提出了分家,要將其個人工作室跟新畫面解綁。
這段時間,華宜、光線、英煌、樂視影業的高層都接觸過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