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資本的都是人精,既然無法入局江東,那么就從周余棠身邊的朋友入手,小馬的股份在資本市場上頗受青睞。
中影集團的韓三坪任期內的最后一舞,做出這樣一部堪稱完美的政治劇,上面的大領導甚至在年末某次大會里面提出了表彰。
這對于不在意金錢而在意名聲的韓三坪來說,也是莫大的榮耀。
當然。
作為最主要出品方,江東娛樂自然是大賺特賺。
金錢上面的利益尚且在其次,周余棠比較看重的卻是通過這次愉快的合作經驗,加深了那幾家背書單位的聯系。
在忙活電影后期之余,周余棠還抽出時間參加這邊幾家公司的年會。
除去江東娛樂跟東吳影業,其他幾家公司基本上他都是甩手掌柜,但關鍵時候邀買人心還是有必要的。
周余棠就比較實在,沒請什么波多老師、瀧澤老師、吉澤老師。
除去了兄弟們都愛看的女團,幾家公司都是直接發放獎金。
沒有人不喜歡錢。
年輕人也想的很明白。
網上有個熱帖,干什么賺錢最快?
點贊數最高的回答還是進娛樂圈當明星,比搶銀行更賺錢。
只要能在娛樂圈里混出點名氣,簡直就是提著麻袋撿錢。
北電的招生宣傳冊印制好了,封面還是周余棠。
這已經不知道第幾年薅他羊毛了。
沒辦法,享受到了社団帶來的好處,就得為社団出力。
周余棠看了眼北電的招生簡章。
今年北電10個藝術類本科專業,共計劃招生620名,比起去年略有上漲,但是報名人數已經超出了兩萬五千多人。
其中表演系報名人數超過了6000人,最后只錄取50人。
連百分之一都不到的概率,仍然有無數人趨之若鶩,憧憬著走上星路。
周余棠年后行程略有些緊張,跟王院長溝通過后,準備初試過去一趟。
聽周淑芳那邊收集到的消息,今年這屆里邊有幾個很不錯的苗子,倒時候正好提前驗貨。
今年北電的初試,也就是年前那幾天。
到了一月中旬,電影市場仍然群雄逐鹿,整個大盤熱火朝天。
馮曉鋼的《私人訂制》票房堪堪踩過七億門檻,單日票房在兩百萬上下浮現,已經差不多到了收官階段。
對于華宜來說,肯定大賺,畢竟光靠廣告就能覆蓋制片成本。
可是對于馮曉鋼而言,卻無疑血虧,這部電影令他聲名大為受損。
作為國內三大導演之一,只拿出這樣的作品,顯然有些差強人意。
而另外一部劉天王的《風暴》,票房2.85億,眼見得3億無望。
成龍跟景恬主演的《新警查故事2013》,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到了一月中旬,已經拿到了4.5億的票房成績,可終究再難寸進。
電影市場的虹吸效應出現,《夏洛特煩惱》上映第15天,票房悍然破10億,當之無愧的賀歲檔唯一王者。
業內已經徹底懵了。
那一天。
他們回憶起了被周余棠所支配的恐懼。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