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回,這邊談的差不多了。”
周余棠才從好萊塢回劇組,這哥轉頭就從劇組請假跑到了好萊塢。
內地今年送報了刷新世界單一市場票房記錄的《戰狼》過去,哪怕周余棠有言在先,希望委實不大。
吳景還是覺得機會難得,自己應該做些奧斯卡相關的公關工作。
重在參與嘛。
恰好有好萊塢幾檔專訪發來邀請,甚至就連好萊塢的幾家大廠,都對吳景表示出了不同程度的興趣。
但興趣歸興趣,《戰狼》總共票房60億出頭的樣子。
國外票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按照當下匯率換算,也就9億美元出頭。
吳景還做不到像周余棠這樣,摧枯拉朽顛覆整個好萊塢的影視圈集體認知。
好萊塢的大廠,可以派出團隊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不辭萬里跑來天朝負責跟周余棠對接。
吳景就沒這待遇了,所以這次是去做一波采訪,順帶著跟華納洽談某個大項目。
《流浪地球》整個系列按照計劃做成三部曲。
吳景在第一部的戲份,其實不及年輕一代主角團的全程主線。
但角色重要性突出,乃是串聯起太空線與地面線的核心人物之一。
沒他,還真開不了這一桌席。
戰狼出擊北美,去領教資本主義的紙醉金迷,今天劇組送別了重案組之虎。
白發蒼蒼的韓子昂,虛弱地靠在座椅上,能量耗盡。
他的眼神開始渙散,聲音也越來越低。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記憶不住閃回。
他摘下了面罩,再看了一眼曾經的家、曾經的土地。
整個人的思緒,似乎飄回了那個陽光明媚、充滿煙火氣的舊時代。
臉上露出一絲恍惚而溫暖的笑容
“cut。”
“完美,過了。”
這段戲其實頗有難度,因為觀眾看到的都是后期特效加持的結果。
對于演員而言,要說服自己置身于想象出來的情境當中。
關鍵要表現出能夠帶動觀眾入戲的情緒。
吳夢達做的很到位。
那種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戀家,被吳夢達用眼神以及面部細微表情,完美的演繹了出來。
“達叔,你演的真好。”
在旁邊看著的趙今麥,眼眶紅紅的,發自內心道。
這段時間相處下來,她有點入戲,把吳夢達當成了爺爺在相處。
達叔也很好說話,站在前輩的立場,給趙今麥跟鹿寒兩個人不少演技方面有用的建議。
“加油,麥麥,你進步很大。”
揉了揉趙今麥的腦袋,吳夢達總算卸下了沉重的防護服,站起來活動下手腳:“呵呵,小鹿也一樣。”
接著,來監視器后邊看了眼自己的表現,真誠的交流過想法。
確認無虞,周余棠起身把一個紅包塞到了他手里:“今天是達叔在劇組最后一場戲,晚上安排了殺青宴。”
“恭喜達叔殺青。”
繼吳夢達之后,劇組這邊,陸續有人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