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顧清以為成功過關時,
導演話鋒一轉,眉頭又輕輕蹙起:“就是……這首歌會不會太老了點”
他看著顧清,“距離你發布快有兩年了吧再搬到今年的春晚舞臺上,會不會有點……炒冷飯的嫌疑”
現在的春晚,相當于一屆換一個導演。每個新導演都摩拳擦掌,卯足了勁想用收視率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正因如此,往后幾年才會出現各種邀請網紅、堆砌爛梗登上春晚舞臺的亂象。
每一個導演都想抓住年輕的觀眾,可無奈的是,對于“流行”和“抽象”的判斷,是需要天賦的。
什么梗能用、什么梗已涼,都需要精準的判斷力。
顯然,并不是每個導演都具備這種能力。
“導演,那我……真沒歌了呀。”顧清苦著臉,攤了攤手,一副黔驢技窮的樣子。
“小顧,沒歌你可以寫呀!”
導演卻像是早有預料,用力一拍顧清的肩膀,臉上帶著鼓勵和理所當然的笑容,“你現在可都是公認的年少有為創作才子了!
寫一首契合春晚主題的新歌,對你來說還不是輕而易舉”
他比著手指,開始提要求:
“我的要求也不多:首先,歌詞要保留你特有的古韻美感,別整些大白話,要淡雅含蓄,這個非常重要;
其次,旋律呢,要朗朗上口,輕松歡快一點,最好是那種一聽就讓人心情愉悅的調子,要老少皆宜,千萬別動不動就扯著嗓子鬼叫飆高音,那太難聽了。”
他頓了頓,似乎覺得還不夠具體,又補充道:“哦對了,歌曲的內容,我希望一是能巧妙融入點傳統元素,展現文化底蘊;
二是再加一點點點到即止的、朦朧美好的愛情元素,就像你的第一首歌《剛好遇見你》那種感覺。
不要太撕心裂肺,要清甜小清新,讓年輕人聽了這首歌都想談戀愛……順便也為咱們國家的二胎生育率做點小小的貢獻嘛。”
導演一口氣說完這一長串要求,才意猶未盡地停下來,笑瞇瞇地看著顧清:“就這點要求,小顧,你覺得沒問題吧”
顧清:“……”
他一時語塞,內心瘋狂吐槽:這叫“一點”要求!您這是要打造一首春晚定制版的“萬能神曲”啊!
導演看著顧清沉默不語,以為他是默認同意了,滿意地點點頭:“行!小顧,那這事兒就這么定了。
你先回去好好構思創作,給你兩個月時間搞定初稿和小樣。
到時再過來一趟報備審核。后面四個月,就等通知偶爾來排練就行。”
……
離開莊重的央媽總部,顧清馬不停蹄地乘車趕往機場,他要飛回魔都,與正武陽光的制作團隊正式商談《瑯琊榜》的合作。
不得不說,正武陽光的團隊,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
《瑯琊榜》的孔生、李學兩位導演、制片人侯紅亮,包括核心編劇海宴,幾乎整個高層制作團隊傾巢出動,齊聚顧清所在的公司會議室。
顧清剛和助理風塵仆仆地走進會議室,幾位業界前輩便熱情地迎了上來。
“顧老師,久仰久仰!可算見到真人了!”孔生導演笑容滿面地伸出手。
“聞名不如一見,顧老師這長相氣質,比電視上還要俊朗出塵吶!”李學導演也由衷地贊嘆道,目光中滿是欣賞。
雖然他們的年齡都比顧清大了一輪還多,但初次見面的場面話和真誠的贊美,該表達還是要表達。
目前的正武陽光,還遠不如后幾年那么聲名顯赫。
雖然成功拍攝出了《偽裝者》和《歡樂頌》兩部熱播劇,積累了一些口碑,但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現象級”大爆劇出爐。
在業內,充其量只是一個有實力、有追求但規模不大的精品劇作坊。
一些發展勢頭不錯的二線藝人,都未必會優先考慮他們的劇,更別說一線藝人,乃至顧清這樣站在金字塔尖的頂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