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剛結束一天連軸轉的工作,楊蜜拖著仿佛灌了鉛的身體回到空曠的家中。
濃重的倦色在她那雙標志性的桃花眼中化不開,幾乎要將那點靈氣淹沒。
她甩掉高跟鞋,像耗盡最后一絲力氣般癱倒在寬大的沙發里,連開燈的欲望都沒有,只有落地窗外城市的霓虹透進些許微光。
強打起最后一點精神,她摸索著打開電視,調到黃果臺。
鉆石獨播劇場的片頭剛好結束,《女醫明妃傳》的首播畫面亮起。
楊蜜順手撈起旁邊的平板,熟練地打開社交平臺,指尖滑動,實時搜索著關于這部劇的熱搜和評價。
這份關注,并非什么對顧清搞笑的一見鐘情,也非出于與昔日閨蜜劉師師暗中較勁的迫切。
一切的源頭,是一紙沉重的“賭約”。
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楊蜜太清楚了,再閃耀的明星,也難逃資本的“拿捏”。
區別只在于被拿捏的輕重緩急罷了,最終都要成為那龐大機器上運轉的齒輪。
強如劉天仙,紅透半邊天如顧清,在她看來,或許能推掉幾個不喜歡的本子,但一年到頭,總得為公司拍戲賺錢。
真正的主動權,從來就不在藝人手里。
所以,她不想只做藝人了,
她要成為“資本”本身!
去年,雄心勃勃的她聯合幾位合伙人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嘉航傳媒。
然而,資本的博弈遠比演戲復雜。
公司初創不久,股權變動帶來的風波讓她猝不及防,最終被迫簽下了一份苛刻的對賭協議:2015年至2017年,三年內,嘉航傳媒必須累積獲得凈利潤不低于3.1億人民幣。
若未達標,她必須以年利率15%的高昂代價,回購另一家影視巨頭手中持有的嘉航股分。
起初,楊蜜覺得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三年賺三個億并非遙不可及。
可現實給了她一記悶棍——幾位合伙人似乎早早躺平,所有的盈利壓力,幾乎全壓在了她一個人單薄的肩膀上。
三個億!
這沉甸甸的數字像座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最近的行程密集到令人窒息,她感覺自己像臺連軸轉的機器,快要散架了。
累?何止是累,是透支!
可休息?那是奢侈的妄想。
她必須保證自己拍的戲夠多,接的商務夠滿,收視率夠爆!
新劇《親愛的翻譯官》在凍方衛視開播不久,靠著密集的營銷和她的號召力,收視率勉強爬過了2%的及格線。
如果后續能穩住,算是能讓她暫時喘上一口大氣。
然而,這口氣還沒喘勻,一個“噩耗”便如晴天霹靂般砸下——顧清和劉師師主演的《女醫明妃傳》,在黃果臺首播了!
這不僅僅是收視率上的潛在沖擊,更讓她憋著一肚子火的是黃果臺的“背叛”!
明明之前都談好了,《親愛的翻譯官》會在黃果臺首映。
可《女醫明妃傳》橫空出世,黃果臺立刻喜新厭舊,砸下重金買走了顧清的劇。
而她的新劇,則陰差陽錯地落到了影響力稍遜的凍方衛視。
“顧清……”
楊蜜豐盈的胸脯劇烈起伏,綿軟的嗓音里壓抑著惱火,咬牙切齒地低聲咒罵,“小王八蛋!”
她抓起沙發上一個抱枕狠狠捶了兩下,“流量大了不起嗎?”
“還有師師這丫頭……”
她想到劉師師那副“人淡如菊”實則“擺爛躺平”的樣子,心里更不平衡了,“憑什么好事都砸她頭上?姐差哪兒了?”
一股強烈的自我懷疑涌上心頭。
前段時間她費盡心機捆綁營銷,顧清那邊卻連個水花都沒回應,害她被網友群嘲“倒貼”,此刻真是又羨又嫉。
當然,如果顧清當時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