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風波驟起,來勢洶洶。
一位頗具聲望的大學歷史學家公開發表長文,尖銳批評《女醫明妃傳》。
其觀點視頻迅速被轉載至小破站,引發廣泛討論。批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首先,是對女主角歷史原型的魔改。文中指出,劇中女主角譚允賢的歷史原型是明代真實存在的女醫談允賢,但劇集對其生平進行了大量脫離史實的虛構和戲劇化改編。
例如,將一位史料記載中僅是普通家庭婦女、無子女且晚年凄涼的女性,塑造成與兩位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
有復雜感情糾葛的“大女主”,此舉被斥為“為博眼球,罔顧基本史實”。
其次,是對歷史人物,尤其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形象塑造存在嚴重偏差。
文中痛心疾首地指出,劇中將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后被俘瓦剌的經歷(史稱“北狩”)描繪得如同“瓦剌留學”,甚至安排其“怒殺‘哈士奇’”等兒戲般的情節,是對歷史的極大不尊重。
同時,劇中表現的宮庭權斗也被批評為“過于兒戲和離譜”,缺乏歷史正劇應有的厚重與邏輯。
雪上加霜的是,
一位來自金陵中醫藥大學的教授也站出來發聲,質疑劇中出現的某些醫療手段,
如“雞糞治霍亂”、“瘋狗腦子治破傷風”等,指出這些方法不僅缺乏嚴謹的科學依據,且在醫學倫理上存在巨大爭議,容易誤導觀眾。
這些批評言辭犀利,邏輯清晰,且出自專業人士之口,迅速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和討論熱度。
對于《女醫》劇集的粉絲,尤其是顧清、劉師師、霍劍華等人的忠實擁躉來說,這無疑是難以接受的。
她們的反應迅速分化為兩派:
激進派粉絲怒不可遏,評論普遍充滿火藥味:
“這只是一部電視劇!是藝術作品!為什么不能進行改編?非要跟歷史一模一樣嗎?”
“《西游記》《三國演義》也是改編的,你們怎么不去罵?”
“分明就是欺軟怕硬,蹭熱度的‘磚家’快滾!!”
“劇情有問題你罵編劇和導演啊!憑什么上升到演員身上?演員只是按劇本演!”
“我只能說弟弟他們是被對家資本做局嗎?之前那么多狗血雷劇沒人管,怎么偏偏我們火了就鬧這么大?”
而溫和派粉絲普遍只有一句話:“一群博流量的狗東西!祝你們全家出門被車撞!!”
更有甚者,一些極端不理智的粉絲,已經開始試圖尋找這些學者、教授的個人信息,揚言要“開盒”報復。
一時間,
相關新聞和視頻的評論區幾乎被粉絲們的各種辯解、怒罵和控評所攻占。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
隨著話題熱度持續發酵,牢牢占據熱搜榜首,
大量的“純路人”觀眾開始被吸引過來,并迅速加入了戰團,形成了對粉絲言論的“反撲”:
“笑死,魔改歷史還有理了?拍得爛還不讓罵?”
“劇情看得我直犯惡心,就這還敢吹‘明制天花板’?專家罵得太對了!”
“某些孝子丫鬟還有臉提四大名著?你家這劇要能有四大名著十分之一的質量和尊重原著的態度,誰會罵?”
“劇情不對全是編劇的鍋?合著你們家哥哥姐姐接戲之前不看劇本?是瞎子嗎?有問題別接啊!”
“支持下架!這種誤導青少年的爛劇必須下架!!”
“姐妹們,一起去總局官網投訴!!”
之前還能勉強控評、強詞奪理的粉絲言論,在這股龐大的“路人”浪潮沖擊下,瞬間被打得潰不成軍,
只能縮回自己的“信息繭房”里,抱團取暖,徒留無能狂怒。
晚間時分,
幾家敵對明星的粉絲群里卻是一片歡騰快意。
她們互相通報著“戰果”,言語間充滿了幸災樂禍和猖狂:“姐妹們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