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得狗血淋頭,卻也只能連連鞠躬道歉,不敢有半分怨言。
所幸,顧清此次準備的節目是一首風格清新、節奏歡快的創新的小眾古風歌曲。
這首曲子編排巧妙,不需要復雜的舞美布景,也無需龐大的現場樂隊伴奏,排練起來相對高效順暢。
因此他得以幸免于導演的雷霆之怒。
但或許正是因為他每次來排練時,總是高效完成、神情輕松,與周圍一片兵荒馬亂、人人自危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央馬的工作人員們‘過意不去’,覺得他“精力過剩”。
于是,
臺里決定給這位優秀的年輕藝人再加加擔子。
這天排練結束,一位臺里的負責人笑呵呵地叫住了他:“小顧啊,聽說你戲曲功底很不錯,平時也喜歡唱戲?”
顧清心中微微一怔,面上保持著謙遜的微笑:“學過一點皮毛而已,說不上很會。”
“好,好啊!年輕人喜歡傳統戲曲,難得!”
負責人滿意地點點頭,繼續說道,“你看,臘月二十七主流春晚結束后,我們臺里在臘月三十晚上還有一檔戲曲春晚,
雖然關注度沒那么高,但意義重大。”
他拍了拍顧清的肩膀,語氣帶著鼓勵和不容拒絕的期待:“到時候你來當個特邀嘉賓,上臺唱兩段,怎么樣?
正好借助你的影響力,在年輕觀眾群體里好好推廣一下咱們的國粹傳統文化。
“……”
怎嘛,有什么困難嗎?”
“沒,怎么會!”
顧清立刻挺直腰板,臉上綻放出無比積極燦爛的笑容,語氣鏗鏘有力地回答:“愿意!太愿意了!
推廣戲曲文化,弘揚國粹,我輩義不容辭!
謝謝領導給我這個機會!”
當然,這略顯“浮夸”的反應半是玩梗,半是真心。
別的藝人求之不得的露臉機會,他自然不會拒絕。
能登上戲曲春晚,其象征意義和對藝人根正苗紅形象的加持,遠大于實際曝光度。
他甚至暗自揣測,用不了多久,央媽說不定真會授予他一個“戲曲文化推廣使者”之類的稱號。
唯一讓他感到些許壓力的是——唱什么呢?
戲曲春晚雖相對小眾,但藝術標準和傳統規矩卻絲毫不含糊。
臺里明確要求,可以進行創作,但曲目必須是傳統戲曲,不能摻雜流行唱法。
他之前發布的那些融合了流行與戲腔的“國風”歌曲,顯然不符合登臺標準。
擺在他面前的路似乎只有兩條:要么老老實實唱一段經典的徽劇或其他劇種的傳統選段;
要么,對某一經典唱段進行創新性改編,但必須嚴格保持戲曲內核。
顧清不禁感到些許頭疼,準備等排練結束后回去好好翻翻“庫存”,或者緊急“創作”一番。
正當他凝神思索時,舞臺前方的通道處傳來一陣不小的喧鬧聲。
正盯著監視器、眉頭緊鎖的總導演臉一黑,眼看就要發作。
“陳龍大哥!!好久不見!!”
“大哥!我我是您偶像…啊不,您是我粉絲!能給我簽個名嗎?”
“大哥!我從小看您的電影長大的!能合個影嗎?”
被人群簇擁著走進來的,正是享譽國際的功夫巨星陳龍大哥。
他穿著簡單的運動裝,笑容滿面,不斷向周圍的工作人員和認出他的演員們揮手致意,絲毫沒有國際巨星的架子。
“大哥!您可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