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連忙起身,雙手接過劇本,對著楊子笑了一下,然后才低頭,認真地翻閱起來。
然而,
就在他翻看第一頁,看到主要人物設定和故事梗概時,眉頭就不自覺地微微蹙起。
一直在暗中觀察他表情的楊子心里頓時“咯噔”一下,暗自叫苦:‘不是吧?這么快就有問題了?’
“怎么樣不錯吧?”
一旁的陳龍大哥卻是個急性子,沒注意到顧清的微表情,嘴里嚼著菜,迫不及待地分享感受,“我覺得楊子這故事寫得真不錯,情感特別真摯!
當時我看完初稿,心里酸得不行,眼淚都在眼眶里打轉,完全寫到我們龍虎武師的心里去了!
“是…是不錯。”
顧清一目十行地快速翻閱著,回應得略微有些勉強。
這倒不是他敷衍,而是手中的劇本與他前世記憶中那部名為《龍馬精神》的電影,在核心人物和故事架構上產生了巨大的偏差。
他記憶中的《龍馬精神》,主線是龍虎武師老羅與愛馬“赤兔”相依為命,因債務糾紛陷入困境,為了守護家人(女兒和女婿)和延續電影夢想,
攜手展開的一場充滿啼笑皆非又溫情脈脈的“保馬行動”和自我救贖。
重要角色就三個:老羅、女兒小寶、女婿乃華。
故事映射港片武行時代的落幕,風格是標準的合家歡喜劇。
而此刻他手中的劇本,卻全然不見女兒和女婿的蹤影。
故事變成了:曾經風光無限的老牌龍虎武師老羅,因沉迷工作、忽視家庭,與兒子(一位新銳導演)關系冰冷,僅與愛馬“赤兔”相伴。
同樣因為債務問題,“赤兔”面臨被奪走的危機,老羅被迫低頭,求助於關系疏遠的兒子,通過在兒子的新片劇組中拼命完成危險動作來賺錢還債,
從而在滑稽歡笑的合作中,逐漸化解父子心結。
“顧清…呃…老師,”
楊子見顧清沉默不語,神色專注卻看不出喜怒,心里越發沒底,忍不住開口講解,試圖彌補劇本可能存在的不足,
“其實很多細節我還沒有完全填充豐滿…比如,您看,兒子小羅之所以選擇當導演,其實內心深處是受到父親巨大影響的。
小羅從小很崇拜自己的父親,看著他飛天遁地,又無所不能,但見到父親有一次摔到腦袋,躺在病床上昏迷的時候,又非常心疼。
從而堅定小羅長大后要當導演的決心,目的就是不想讓父親繼續受傷了,這也是故事的核心。”
“小羅在劇組的時候:表面嫌棄冷著臉,各種嘲諷打擊父親,說龍虎武師過時了,現在都是特效的時代,
可到故事的最后反轉,實際是心疼自己的父親,不想讓他再去拼命了。”
“而老羅也一樣,嘴上不服輸,可心里面對兒子非常愧疚,為了兒子的新電影拼了命做動作,可最后還是摔斷腿進醫院,
兩父子在醫院談心和解,最后新片上映大獲成功,圓滿結束。”
“故事雖然很簡單,但如果拍出來,絕對會有不少的觀眾喜歡。”
“楊哥,你這故事聽起來…怎么有點熟悉啊。”
顧清合上劇本,表情有點怪異。
他目光一移,
只見陳龍大哥罕見地沒有插話,而是微微低著頭,拿著勺子看似專注地扒拉著碗里的菜,仿佛那幾根青菜有著無限的吸引力。
顧清心里頓時明了了幾分。這劇本里老羅對兒子的愧疚、疏于陪伴導致的隔閡,
分明是揉雜了龍叔自己對于過往事業與家庭難以兩全的深刻反思,以及對于子女那份深藏心底的歉意與自責。
這幾乎是一部帶著強烈個人情感投射的“自傳式”作品雛形。
“嗨,大多我們這行的龍虎武師,一輩子不都這樣嗎?”
楊子眨了眨眼,語氣意味深長,幾乎等同于明示這劇本的靈感來源。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