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另一群人則陷入了狂喜。
“哈哈哈!顧狗真要去上學了?!”
“天助我也!計劃通!”
“穩了!這塊壓在我們頭上的大石頭,終于挪開了!”
那些曾被顧清壓制、或視其為潛在威脅的對家及其背后團隊,紛紛彈冠相慶,
覺得不枉他們費盡心機、投入資源拼命“捧殺”,終于把這尊大佛給送走了!
然而他們并未意識到,這種“捧殺”策略無異于飲鴆止渴。
在拼命抬高顧清的同時,也無形中拉高了大眾對藝人品行的評判標準。
有了顧清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做標桿,觀眾和輿論對于其他藝人,
尤其是年輕偶像,會報以更加苛刻和挑剔的目光。
這其中的反噬,或許很快就會顯現。
……
時光悄然流逝,在春節檔期即將結束的最后一天,顧清迎來了雙喜臨門。
首先,《唐人街探案》的累計票房,在無數“告別觀影”的推動下,正式突破了二十五億大關!
不僅超越了《捉妖記1》保持的24.41億紀錄,登頂華語電影票房冠軍寶座,更是一舉終結了進口大片《速度與激情7》等對內地影史票房榜首長達21年的壟斷!
鑒于影片依舊強勁的市場表現,電影總局一致決定,延長《唐探》的放映周期。
這意味著,它的票房紀錄還將被不斷刷新,創造一個屬于國產電影的新高度。
而另一件喜事,則關乎顧清的未來。
在“華語影史票房冠軍”光環的加持下,北電與中戲的“搶人大戰”也進入了白熱化。
最終,北電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決心和魄力,開出了一份被其他院校私下評價為“臉都不要了”的超級優厚條件!
用許偉事后匯報時,那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來:“老板,我都沒怎么開口討價還價,他們就直接‘投降’了,條件好到離譜!”
通常,
北電學生至少要到大學三年級,才會被允許外出接戲實習。
但這次,他們給顧清開出的條件是——大一即可!
這意味著,只要顧清愿意成為北電的一員,他幾乎可以享有完全自由的拍戲和工作安排,上學與事業幾乎互不干擾。
當然,
這“大一即可”并非意味著顧清可以連面都不露。
校方唯一的要求是:入學后的前三個月,需要他盡量全程參與課程和校園活動。
這既是為了讓他真正融入和感受北電的氛圍,也是為了堵住外界可能關于“形式主義上學”的質疑。
三個月后,條件便極度寬松:每周只需到校一天即可。
進入大二之后,進一步放寬到每月到校一次。
等到大三、大四,則基本等同于解放,安心準備畢業即可。
面對這樣一份幾乎是“量身為他定制”、充滿極致誠意的條款,顧清和團隊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翌日晚間,一條爆炸性新聞空降熱搜榜首,其熱度甚至壓過了著名歌手汪鋒精心準備的演唱會官宣消息:
【重磅!顧清確認入學北驚電影學院!】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