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數字的前提是什么呢?”
“你得是:‘主角’。”
輕飄飄的一句話,讓原本想笑的同學笑不出來了。
能來念藝校的家庭自然沒有貧窮。
甚至整個班級里富二代都不少。
每個月的零花錢數萬甚至數十萬,但在動輒數千萬、上億投資的影視項目面前,那點錢又算得了什么?
誰能輕易撬動資本,為自己量身定做一部戲?
誰能保證自己一定有那個人脈和資源,即使念數字也能當主角?
放眼整個班級,目前簽了不錯公司的,也僅有張靜怡一個人,而等她畢業后能否立刻擔任女主角,也是未知數。
“可能我的話有些直接,讓同學們感到扎心了,但這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顧清語氣帶著一絲歉意:“這句話同樣是對我自己的。
我的第一部劇是《花千骨》,我也只是從一個配角開始。
在娛樂圈,當你成為不可或缺的‘主角’時,你或許擁有一定的特權——你可以稍微任性,可以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因為整個劇組某種程度上在依賴你。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首先得成為那個‘主角’。”
“如果你不是,那么請記住,專業,是你唯一的敲門磚,也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
臺詞,就是這‘專業’二字最基礎的體現。”
“如果你不是主角,你跟導演、跟投資商面試的時候,我能不能靠背數字,相信我,你會被罵的很慘。”
“有…有多慘?”有同學忍不住問。
顧清看向他,忽然笑了笑,略帶調侃:“大概十八輩祖宗都得被問候一下。”
“呵…呵呵…”
看他笑了,同學們也很想跟著笑,可笑容到了嘴邊,卻都變成了干笑。
“顧清同學!”
又一個聲音響起,帶著幾分不服和抬杠的意味,“照你這么,背好臺詞有演技就一定能當主角嗎?
周老師演技那么好,出道這么多年,也沒當過主角吧?”
周一偉的老臉頓時一黑,血壓有點上涌。
這倒霉孩子,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這位同學,”
顧清依然保持著微笑,語氣溫和卻不容置疑,“在娛樂圈,我們很多藝人只是乙方而已,如果抱著這個想法去跟甲方談論對錯,通常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他們不會坐下來跟你辯論‘努力是否必然成功’的哲學命題。”
“曾俊,閉嘴吧你!話不過腦子嗎?”
“你怎么考進來的?背好臺詞就能當主角嗎?”
“腦子瓦特了?”
不等顧清再多,其他同學已經紛紛開口懟起那個叫曾俊的男生。
他們只是天真的認為自己會成為那個特殊的存在,可不認為,娛樂圈的主角那么好拿。
“我…我就開個玩笑…顧頂流你別介意。”
曾俊在眾人的聲討中尷尬地低下頭。
“是個不錯的玩笑。”
顧清自然不會生氣,隨即正色道,“我之所以選擇來北電,就是希望和同學們一樣,成為一名真正專業的演員,而不是僅僅依靠一時的運氣和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