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tf?!多少?!!”
“三……三個億?!!!”
“這特么是硬吹的吧,放衛星也沒這么放的!顧清怎么可能拿到這么高的片酬?!這夠拍多少部電視劇了?!”
全網炸鍋,輿論瞬間被點燃,如同在滾燙的油鍋里潑進了一瓢冷水。
博客熱搜榜首,#顧清天價片酬#的詞條后面緊跟著一個鮮紅的“爆”字,瀏覽量呈指數級攀升。
“怎么不可能?!你看爆料分析貼啊!《唐探》三十億票房,如果他真如爆料所拿的是票房分成,10%就是三個億!我的老天爺啊,這吸金能力太可怕了!”
“天價片酬,這才是真正的天價片酬!以前那些幾千萬的簡直弱爆了!”
在看清那白紙黑字的“三億”數字時,整個內娛從上到下,從資深從業者到吃瓜群眾,全瘋了。
這數字已經超出了許多人想象的邊界,更像是一個存在于傳中的商業神話。
就連一向戰斗力強悍、對顧清充滿信心的“顧家人們”,在看到這則爆炸性爆料時,腦袋也出現了短暫的空白,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
“弟弟……真的賺了這么多?”有粉絲在超話里心翼翼地問。
“應該是真的吧……《唐探》票房實在太恐怖了……”
“可……三個億啊,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
別粉絲了,就連圈內的同行,那些見慣了高片酬的一線藝人、制片人、導演,在看到這個數字時,也普遍持懷疑態度。
三個億!這可是實打實的三個億現金!
娛樂圈里多少兢兢業業一輩子的老前輩,把職業生涯所有片酬、代言細算在一起,
刨去稅收、團隊分成和各種開銷,最終能攢下三億凈資產的,恐怕也是鳳毛麟角!
這簡直是對傳統演員收入體系的顛覆性沖擊。
然而,
當人們帶著震驚和質疑,仔細閱讀那些看似有理有據的爆料長文,看到里面詳細分析的“票房分成”模式,
再聯想到《唐人街探案》那突破天際的三十億票房……
雖然情感上依舊難以接受,但理智上,許多人心里都隱約明白——這種可能性,并非天方夜譚。
顧清或許真的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與票房成績深度綁定的頂級酬勞模式。
看著內娛因為這“三億片酬”而地動山搖,始作俑者——顧清那家自作聰明的公司內部,高層們終于露出了久違的、帶著一絲扭曲的快意的笑容。
“哈哈哈,好!很好!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有人興奮地揮舞著拳頭。
他們急切地期盼著,最好能借此機會將廣大路人也拉進場,引發對明星天價片酬的普遍聲討和憤慨,
讓所有人都加入對顧清的口誅筆伐,用輿論的壓力逼他就范,讓他知道離開公司的“庇護”將寸步難行。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他們預想中顧清被千夫所指、路人緣崩塌的場景,壓根沒有出現。
首先,關于明星高片酬的討論和抱怨確實存在,但矛頭卻奇異地發生了偏移。
“笑死,顧清一部戲掙這么多,老子愿意!《唐探》我刷了三遍,值回票價!為什么要罵他?”
“就是!最起碼人家顧清的電影質量對得起票價!我花錢看得開心!那些演技尷尬、劇情稀爛,還拿著幾千萬片酬的流量們,才真該被掛起來罵!”
“尤其要點名其余幾個頂流和鮮肉,拍的都是什么工業垃圾,簡直污染我的眼睛!”
“你要能產出跟顧清一樣質量的片子,別三億,你掙三十億我都拍手叫好!問題是你們有那本事嗎?”
“這錢是市場給的,是觀眾用一張張電影票投出來的!我們心甘情愿!”
顧清長期以來積累的良好路人緣、過硬的作品質量,尤其是《唐探》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