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陣低沉的鐘聲自觀前傳來,列陣兩側的儒生齊齊肅立。
陣紋之下的靈光一寸寸亮起,映出幾道身影自星河石階緩步而下。
首位登場者,是滄瀾州掌印寺掌印、風紀司司尊——慕青牛。
此人身著墨袍,胸口繡盤螭金印,神情冷峻。
他掌監察之權,風紀司所至,無人敢妄言。
緊隨其后的是另一位掌印——清吏司司尊童安南。
他一襲素衣,發挽青簪,步履極穩。其人以清正著稱,曾以一案平定三府貪墨,氣勢不顯,卻有肅殺之意。
再下,是滄瀾學宮宮觀使倪全文,是有名的中年大帥哥,文袍上繡著三山九水之紋。
此人也是薛向的明德洞玄馬甲的老熟人,薛向和他打得交道頗多。
但今日再見,倪全文氣勢分明不同,顯是入了新境界,大概是突破了結丹桎梏,邁入了元嬰之境。
其后隨行的,皆是學宮諸位長老,各執院令與卷軸,氣息溫厚,薛向的座師,魏范也在其中。
另一側,劍南學宮陣營中也走出幾道身影。
為首者是宮觀使樊星辰,身披玄衣,佩劍而行。此人素來鋒銳,劍眉入鬢;
其后各院長老列陣,黑衫似潮,文氣之鋒幾乎割裂空氣。
薛向在魏范家見過的劍南學宮禮院長老沈抱石,也在其中。
片刻后,中樞陣營也走出一幫貴胄官人。
沈三山身披朝服而行,腰懸紫金禮印,面容端方,步履不急不緩。
他本是禮殿中樞要員,奉命監督此次觀碑盛事。
隨行者皆是朝中賢達、諸郡名儒,各自衣冠整肅,神情莊然。
一時間,星河觀前的廣場上,名流云集,高官并列。
又一道悠揚的鐘聲響起,廣場西北角忽有靈光騰起。
數十名身披青銅紋袍的修士踏陣而來,衣襟上皆繡著復雜的陣紋印記,他們步伐整齊。
“是護陣營的人到了。”
有人低聲道。
護陣營的人馬一到場,便忙活開了。
幾名陣師分列四方,開始布設靈樁,陣紋從廣場邊緣一路蔓延至碑座下方,靈光交織成網,隱隱有雷聲在地下滾動。
議論聲隨之起伏。
“這次的防護規格,比往屆還高。”
“也該如此,三年才開一次文道碑,人潮洶涌,若真有人趁機搗亂,后果難料。”
“文道碑不止能賜予文脈之。那碑內的浩蕩文脈,能淬魂、能塑體,連邪修、巫族、靈族,都想趁機吸納幾分。誰知他們是不是躲在暗處窺伺,準備伺機而動。”
“這只是原因之一,圣碑既通天道,若不設陣護持,一旦開始觀想,怕連山河都要被震碎。”
半柱香后,隨著陣紋封合,地面靈光愈盛,一道淡金色的護幕緩緩升起,籠罩整個廣場,映得天光都失去顏色。
“陣成。”
護陣營首領高聲喝道。
全場肅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