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利益!
沒有人能統一眾多勢力的利益!
齊國高手眾多,是儒家總部,劍圣總部,無數高手游歷齊國,匯聚齊國。
論高手數量,齊國不比大晉差多少。
但是齊國大軍,為什么是弱軍?
差就差在組織力!
齊國勢力眾多,國內權貴、利益階層錯綜復雜。
所有軍隊、高手,都屬于不同勢力。互相之間,不互相攻伐就不錯了,想齊心協力,在戰場上誓死作戰,那就是笑話。
沒有人會那么傻,把自己的后背,交給敵對勢力的隊友。
那是找死!
該死!
齊國的軍隊,就像一盤散沙,上了戰場,各自為戰,互相扯后退。沒機會則保存實力,有機會就賣隊友。
這樣的軍隊,要是能打贏戰爭,那才是怪事。
齊國不想解決這個問題嗎?
當然不是!
齊國國王,丞相,有識之士,無數人想了無數辦法,希望解決這個問題。
結果自然是失敗!
道理很簡單!
秦國公倒是解決了大晉這個問題。
統合了大晉軍力,中興大晉,讓大晉成了新的天下霸主。
結果秦國公,成了大晉內外無數人的眼中釘,肉中刺,舉世皆敵。
秦國公成了大晉新的威脅。
大晉晉帝,如同睡在猛虎之旁,寢食難安,皇位隨時不保。
晉帝寧肯勾結外敵、蠻夷,也要消滅秦國公。
秦家不滅,司馬家就要亡!
秦家十六口死,家族接近身死族滅!
若沒有秦浩穿越覺醒,秦家已經完了!
這,就是解決大晉內患,統一大晉勢力,讓大晉凝成一股繩的代價!
即便晉帝解決了秦國公,大晉王朝就安全了嗎?
沒有!
歷史上,大晉皇朝,在晉帝手上亡國!
因為消滅秦國公,要付出代價。
大量的中央軍,中樞實力,隨著秦國公覆滅。
秦國公的下場,讓無數文武,看清朝廷的真相,各思退路,各自積蓄實力自保。
結果其他的藩鎮、權臣、士紳坐大。
秦國公一滅,大晉立即進入王朝末年。
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改革(削藩(利益集團))亡國,不削也亡國!
秦國公大晉中興,某掉無數利益團伙,將大晉凝聚成一體。
秦國公的改革成功了。
但是,導致秦國公勢大,大晉皇室危機,晉帝成了傀儡,寢食難安。
也就是秦國公忠貞,本性純良,不然沒有晉帝陷害的機會。
晉室早就成了傀儡,司馬家亡國了。
如果改革失敗,那更不用多說,動了眾人的奶酪,破壞了和平的規則,接下來必將迎來清算,地方勢力坐大,反攻倒算。
削藩亡國,不削也亡國。
無藥可醫!
大齊弱軍,就是這種狀態。
不是大齊國內的有識之士,不想改變弱國弱軍的現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