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梁家,頂多只是從犯。
梁家反晉之后,與晉帝劃清界限,有曹化成、許富貴頂在前面,拉住最大的仇恨。
他梁家或許能成功脫身,洗白陷害北伐軍的罪名,與秦家重新建立聯系。
梁國公謀劃得很好。
深藏功于名,靈活走位,隨時洗白自己。
可惜他不知道,秦浩早已知道,他梁國公才是最大的黑手。
或者說,晉帝是罪魁禍首,梁國公是直接兇手。
他怎么洗白,藏得再深,也是一場空,逃不出秦家的制裁!
……
梁國公臉色陰沉,看不出喜怒,冷聲道:“陛下暗算秦國公大軍,瞎指揮拖后退,與草原蠻夷聯合,兩次消滅秦國公北伐大軍!
這是陛下的功績!
但是,陛下制造雍州之亂,秦浩神兵天降,三天平雍州;
陛下召諸候勤王,結果秦浩略施小計,讓陛下烽火戲諸候,徹底失去了大晉的威信。從此天下分崩,諸候混亂,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第三,陛下在京城兵亂之中,與秦浩直接對壘。
結果陛下的禁衛軍,損兵折將,被秦軍驅逐出城外。
陛下的禁衛軍,遭受百姓圍攻,堂堂鐵騎,竟然被手無寸鐵的百姓,解除了武裝,
你又怎么說?
最后,秦家鐵騎包圍禁軍,陛下不得不支付贖金,從秦家贖回兵器馬匹。三萬禁衛,被逼移駐城外。
堂堂大晉京城,被八萬秦軍占據,竟然沒有一支陛下的兵馬。
秦家駐防京城的兵馬,還要由陛下掏錢養著。秦家亂臣賊子拿陛下的錢,訓練秦家的兵,用來鎮壓京城,包圍皇宮。
如此戰局,簡直成為千古笑柄。
陛下難道不反思,你與秦家在軍事、兵法上的差距嗎?”
“陛下與秦浩三次對戰,簡直一敗涂地,顏面無存,遺笑大方,成為千年萬年歷史笑話!
陛下還沒認清,自己與秦浩之間,兵法上的差距嗎?”
梁國公滔滔不絕,言辭犀利,毫不留情,如刀子般刺向晉帝。
晉帝滿臉煞白,神情難堪,怒目瞪著梁國公,恨不得吃了他。
偏偏,梁國公言之有理。
這幾次交手,算得上他與秦浩的直接對決。
秦浩每一次,都踩著他揚名天下,一步步成為天下第一名將。
晉帝作為墊腳石,成了歷史笑柄。
原本晉帝占據大義,又擁有三萬禁衛軍,還有皇宮守衛,京城各家的家丁護衛。
秦家在京城,只有三千鐵血親衛。
皇家的實力,遠遠超越秦家,將秦家逼到極限。秦家被壓得難以喘息,幾乎走到窮途末路,只有不顧一切暴起造反一途。
但在秦浩的操作下,不聲不響,幾乎沒發生戰爭,秦家便徹底逆轉了局勢。
秦家八萬大軍,已經牢牢控制京城。
晉帝的三萬禁衛軍,被趕出了京城。
大晉京城,天子所在,已經被秦家占據。
秦家八萬大軍,將晉帝包圍在皇宮。
一場烽火戲諸候!
晉帝不知不覺,莫名其妙,便輸了京城,輸了天下,成了秦家大軍包圍中的囚徒。
秦浩的操作有多妙,晉帝的指揮就有多蠢。
這是晉帝與秦浩直接對壘。
沒有人能幫晉帝背鍋。
也沒有人,敢來背這口鍋。
不然,晉帝絕對會甩出黑鍋,將那愚蠢的蠢貨推出去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