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太孫認為,冷冰監督的發言,很有見地,非常有道理。
我大秦要想志在天下,掃平諸候,創建前所未有的盛世,就必須貫徹到底!
諸位文武以為如何?”
秦浩都這樣說了,作出最終裁決了,群臣還能如何?
誰還敢反對不成?
群臣齊呼:“太孫殿下高見!”
“沒錯!監督最重要!
好的監督,是一切成功的根源!就沒有一切!”
“事無不可對人言,我老趙最喜歡監督了!”
“太孫殿下所言,讓我想起一個妙計,那就是文、武、監督,三者并列!
文武分治,監督與二者并列!
諸位以為如何?”
“很好!”
秦浩聽見,終于有人提出文武分治,監督并列,立即一錘定音。
“文武分治,設立統帥部,掌管所有軍事戰爭;
設立政務府,管所有政府治理,錢糧供需;
另外設立總監察部,分為文武兩部,分別監督各級文武,與各級文武聯合辦公。
所有決策,都由相應監督員監督執行,結果上交監察總部。”
“統帥部,掌管所有軍事戰爭!
統帥部,由秦王殿下擔任最高統帥,本監國太孫代理最高統帥。
統帥部,設立軍事理事會,負責所有戰爭一切事務,執掌一切軍事權力!
軍事理事會成員九到十一人,由最高統帥任命!
下轄總參謀部,負責制定作戰策略;
總后勤部,負責管理所有軍隊軍需,供應軍隊戰時、平時物資需求;
總思想部,負責監督戰爭,教導官兵思想,引導官兵忠君愛國,奮勇作戰;
總軍械部,負責生產戰爭軍械,研發更高、更強大的戰爭武器!
以后,文臣只負責錢糧,不再參與與戰爭相關的決策!”
“設立政務府,總理一切政務,治理國家,供應軍事錢糧!
政務府,由秦王殿下,擔任最高總理,本監國太孫代理最高總理。
如果秦王、太孫無無暇處理政務,可設三到五位副總理,代理政務。
總理之下,設政務理事會,負責一切政務權力,負責朝堂一切政務。
政務理事會,成員九到十一人!
政務府,下屬各部,包括農業、工業、武道院等;
其中設立國防部,管兵馬訓練,錢糧供應。這份工作,相當于蕭何丞相,為前線供應兵馬錢糧。
國防部沒有兵馬指揮權,只有征兵、錢糧、軍械供應的權力!”
“政務府中,設政務監督部,最高由副總理擔任。
所有政府部門,都應有相應級別監督員,監督所有政務事務。
監督員不受政府管理,直屬最高監督總部。
監督員不得干涉政府運轉,必須有上兩級監督部的命令,才可對本級政府官員,進行調查。
調查中樞部委級以上官員,必須秦王、監國太孫下令,監督部門,才能執行調查!”
群臣沒想到,秦浩嘩嘩嘩,講了這么多全新的東西。
但是,眾人全都豎起耳朵傾聽。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太孫殿下的決策,關系大秦朝堂大局。
今后朝堂怎么運行,文武怎么相處,就要在此決定了。
此事不可認真。
因為關系他們所有人的命運。
秦浩繼續道:“總之,文武分治,監督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