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戰大綱規劃,我們認為,北方草原蠻夷入侵,戰線不能越過一千五百里!
我們應該在邊疆五百里,堅決堅壁清野,毀滅一切村鎮物資,誘敵深入!
邊疆千里,堅守各處重城、堅城,在重要鄉鎮、中心鄉村,建立戰爭地道!
我們要在五百里,到一千里的范圍,集結重兵,趁敵人分散,以快速的騎兵與空軍,消滅敵人大量有生力量!
我們要在一千五百里范圍,建設一處處堅城,保持各種物資生產,支援前線戰爭。
邊疆一千五百里以南,是大后方,絕對禁止草原蠻夷踏足!”
“由大宗師集團,率領東風軍團,在前線軍區精銳重兵配合下,我們必須盡快發起多場戰役。
一個月之內,消滅北方草原蠻夷主力,讓草原蠻夷,成為喪家之犬,落荒而逃。
此時,各國合縱軍團,絕對還沒有組織起來!”
秦家軍師介紹道:“不要低估組織一場大戰的難度。
更不要高估,十幾國聯軍,集結起來的難度!
我們秦家的動員機制,動員速度,在這個世界是獨此一家,絕無僅有,別無分號!
哪怕秦王殿下中興時的大晉,要動員超過50萬兵馬,也最少需要三個月時間!
秦王殿下不理朝中軍事之后,想聚集五十萬大軍,簡直比登天還難。
我都想象不出,需要多少時間。
我只能說,天長日久,天拖一天,月拖一月,幾乎不可能實打實聚集五十萬大軍!”
“大晉好歹是天下霸主。
大齊、大吳那些文舔武嬉的小國。
晉帝分封的,那些地盤都沒理順,還在爭奪諸候位置的勢力,能在三個月內聚集兵馬嗎?
他們聚集起兵馬,又各自觀望,無不希望別人打頭陣,自己在后面撿便宜。
這樣的烏合之眾,沒有一兩個月時間,能抵達咱們大齊邊界嗎?
抵達了大齊邊界,沒有一兩個月扯皮,能出兵作戰嗎?
三個月后,就要過年,凜冬將至。
我不認為,烏合之眾、各懷鬼胎的諸候大軍,能在過年時期,頂著狂風暴雪,與我大秦作戰!”
“所以,我預計,諸候大軍真正圍攻我大秦的時間,應該在半年之后,明年春暖花開之期!
明年之前,全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他們就算十八國一心,眾志成城,所有人齊心協力,沒有任何人拖后腿。
進攻我大秦的時間,也在三個月之后,過年前后!”
“但是,這與草原北方蠻夷的利益不符合!
因為草原蠻夷,必須在秋高馬肥之際出兵!
不然,北方寒潮降臨,大批的草原牛羊馬匹,都會在寒冬的寒潮凍死!大批的窮苦蠻夷,同樣會死于寒潮之下!
草原蠻夷,要發揮他們最大優勢,最強力量,就必須在入冬前,入侵南方!
他們能將原本在冬天蠻夷,牲畜,變成戰爭物資!
如果能在入侵南方之中,大大搶劫一筆,他們就有了過冬的物資,從而發展壯大。
如果入侵南方失敗,死掉大量的蠻夷,草原過冬資源變得寬松,他們也有了活路。
這是所有草原蠻夷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