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海量、十幾倍于己的敵人,被動死守,絕對是下下之策!
秦浩從一開始,就沒想著靠死守,拖到勝利。
那是不可能的。
分兵死守,即便最后贏了,秦家也滅了。
要知道,秦家只有十余位大宗師。
十八國反秦合縱同盟,卻能拉起幾十上百位大宗師。
守是不守不住的!
秦家十余位大宗師集團,頂多分兵,固守一兩處地方。
敵方大宗師集團,只要繞開秦家大宗師集團,守護的要地,利用大宗師集團的恐怖實力,突破秦家堅城。
秦家堅城,面對數十位大宗師,率領無數軍團、炮灰,幾乎不可能守住。
如此,敵人大宗師集團,出手一次,就能攻破秦家一處堅城雄關,消滅秦家十萬精兵,數十百萬精壯民兵。
這樣的戰斗,只要來上幾次,秦家就完了。
你說十余位大宗師,分散防守,每個要塞放一兩位大宗師。
這不是找死嗎?
面對敵方幾十位大宗師,一兩位大宗師防守,能起到什么作用?
完全是送人頭!
秦家大宗師分散防御,簡直是下下之策,愚不可及。
總之,以秦家的實力,分兵防守,只能死路一條!
……
秦浩的堅壁清野,固守要塞堅城雄關,堅守節點,都是拖!
以拖應變!
以拖延長戰爭時間!
以拖分散敵人兵力!
以拖創造戰機!
反秦合縱同盟,動員一兩千萬大軍,不可能從一個方向,圍攻秦家一兩個城池。
那是笑話。
沒有哪座城池,能擺開上千萬敵人。
就算敵人漫山遍野,如同喪尸攻城,一座城池,也頂多擺開幾十萬、上百萬圍攻!
反秦合縱同盟,上千萬大軍,如果不想白白浪費,堵在后面混吃等死。
他們必須散開,戰線拉開到幾百里、幾千里。
只有攻擊秦家六州,攻擊秦家所有地盤,才能發揮反秦同盟,兵力充足、實力遠超秦家的優勢。
反秦合縱同盟,從四面八方,從秦家幾千上萬里的邊界,圍攻秦家一處處節點,一座座雄關堅城。
秦家的戰機就來了。
秦家的精銳鐵騎,不會固守在城中,而會埋伏在城外,通過信鷹、高手傳訊,隨時等等戰機。
秦浩的東風軍團,將作為戰略機動兵力,總預備隊。
秦家堅壁清野,預設一處處戰場。
秦家一處處村、鎮節點,堅城、雄關、要塞,將敵人分割開。
敵人在圍攻秦家之時,將會分散成一個個千人隊、萬人隊、十萬人軍團、百萬人集群。
這一個個千人隊、萬人隊、十萬人軍團,百萬人集群,就是秦家戰斗的機會。
千人隊,萬人隊,自然由秦家地方戰區,地方軍團算是。
秦家兵馬甲天下。
每一個地方戰區、地方軍團,都有一支大秦鐵騎、鋼鐵重步兵,作為戰略打擊力量。
這些人,依靠遍布秦地的節點,補給物資,埋伏在節點之外,盯著各處預設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