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飄香啊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干一杯、干一杯……”
“難忘今宵、難忘今宵……”
1991年6月22日,在經過84天的艱苦奮戰后,十五集電視連續劇《天津衛》正式宣告殺青。
當天晚上,在制片人閻曉銘的主持下,一場頗具電視臺特色的‘殺青宴’,在津門電視臺旗下的小劇場里正式召開。
參與這場殺青宴的,除了劇組的主創人員外,還有電視臺名下的藝術歌舞團,以及以副臺長馬原為首的電視臺領導。
宴會開始后,先是由四位領導陸續登臺講話,以‘繼往開來’為題,肯定了劇組的辛苦和成績,展望了制作中心未來的發展前景。
隨后歌舞團的人唱了一首祝酒歌,跳了三支舞蹈、說了兩段相聲,還穿插了一場雜技表演。
最終這出盛會,以一曲《難忘今宵》畫下圓滿句號。
回去的路上陳虹就忍不住吐槽,津門電視臺這是把‘殺青宴’當聯歡晚會辦了。
“別處的殺青宴不是這樣的嗎?”
張延作為殺青界的‘萌新’,好奇的發出疑問。
“當然不是!”
陳虹繼續吐槽道:“真正的殺青宴其實就是熱熱鬧鬧的吃頓散伙飯,哪像今天晚上這樣,跟聽報告似的,領導不講完話都不給上菜。”
“哈哈……”
張延哈哈笑道:“電視臺真金白銀的掏了80萬,還搭上那么些人情關系,你總得讓人上臺露露臉吧?”
這部戲電視臺掏了80萬,廣告贊助拉了40萬,目前制作成本約106萬,后期制作和配音配樂什么的,還要花上十來萬。
而且《天津衛》仗著有上級領導支持,很多東西都是無償使用,如果算上這一塊的隱性開支,總成本差不多得有140萬上下。
雖然在三十年后,這點錢甚至還不夠拍一集的成本,但橫向對比的話,已經算是高投入低產出了。
89年拍攝的《渴望》,50集總成本107萬;同期拍攝的《編輯部的故事》,25集總成本150萬。
反正不管怎么說,電視劇是終于殺青了。
晚上兩人難得沒有聯通、更沒有移動,就那么摟在一起,安安靜靜的躺到了第二天下午。
其實上午十點多倆人就醒了,不過誰也懶得動彈。
嫌熱,就踢開毛巾被,拿背心褲衩蓋住肚臍眼;餓了,就趴著床頭柜,啃上幾個爐元——也就是雞蛋糕。
然后倆人就天上一腳地下一腳的聊到了下午。
約莫到下午兩點左右,外面‘哐哐’有人砸門,張延這才被迫從床上爬起來。
拉開門一瞧,原來是自己的責任編輯王忠旗。
“呦~”
張延一拍腦門:“光顧著劇組殺青了,差點忘了交稿的事兒。”
“你可別說你還沒寫好!”
王忠旗立刻緊張起來,編輯部現在等米下鍋呢,要是少了張延這個頂梁柱,下個月銷量驟降,誰也擔不起責任。
“寫出來了、寫出來了。”
張延忙領著他到書桌前,道:“差不多有四萬字,第一期肯定夠用。”
王忠旗的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但還是有些愁眉苦臉:“可前幾期《紅樓名偵探》都是每期更新五萬字。”
“那不是特例嗎。”
張延也知道這字數有點少,忙甩鍋道:“我這回是臨時趕鴨子上架,偏偏馮總編還不讓寫穿越題材,能寫出這么多來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是啊。”
王忠旗的目光,落在門口的女式涼鞋上,無語道:“這種情況下你還能寫出四萬字,確實是挺不容易的。”
他畢竟是半路出家的編輯,現在手底下除了張延,都是些充滿創作激情的新人,所以還沒怎么經歷過拖稿。
要是換成久經戰陣老編輯,看到張延分心多用還能擠出將近四萬字的內容,肯定是老懷大慰感動不已。
“這個月就先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