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邀名逐利
【晚一】
歐陽長林又追問了一些細節,張延畢竟剛打完草稿,對大多數問題都是對答如流。
歐陽長林也是越聽越動心,最后忍不住道:“張總,你這個提案也算是有理有據,但想要推動改革,恐怕還缺了點東西。”
對于歐陽長林這說法,張延倒是一點都不覺得奇怪,畢竟他只提到了轉播權的事兒,卻沒有提引入民間資本的事兒。
這一來,自然就顯得‘動力不足’。
不過他還是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道:“那歐陽主任你覺得,該怎么增加改革的動力呢”
“改革后面不還有個‘開放’嗎”
歐陽長林提議道:“現在港島最著名的就是影視業,等以后港臺融入內地,各地電視臺總不能還是用仨瓜倆棗,拿走人家了大本錢拍的電視劇吧
97將近,我覺得用這個理由引出轉播權市場化,應該沒多少人敢跳出來反對。”
張延聽得眼前一亮,確實,在當前的輿論環境下,引入港臺做由頭,確實比開放民營資本更容易推動轉播權市場化。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歐陽長林就一定比張延更聰明、更有眼光。
主要是張延對港臺本能的有些抵觸,而歐陽長林則是一門心思想要引入呆彎資本,所以就更容易想到這條‘曲線救國’之路。
接下來兩人是越談越投契,兩人很多理念都不謀而合。
張延也根據他的意見,進一步完善了自己提案,把開放民營資本這一條,包裝成了對港臺現狀的一種認可,甚至是讓利。
雖然大家現在一聽到讓利就反感的不行,但在那個‘我愛日月潭’的年代,從上到下對‘讓利’的做法都是堅信不疑,以為能用真心換來好意。
在這期間,歐陽長林對圓夢唱片的經營,也提出了幾條切實可行的建議,幫著補上了一些初創時留下的漏洞。
這讓張延對其越發看重。
王晶雖然也是個有主意的,但畢竟年輕經驗少,很多地方還是差了那么一點點意思。
歐陽長林則更加的成熟老練。
只可惜對方已經是湖南臺的中高級領導了,否則張延還真想挖他過來給自己打下手。
…………
歐陽長林在津門待了一個星期才意滿離。
而接下來的日子里,陸續又有幾十家市縣電視臺找上門,張延也照本宣科的開了兩堂課。
直到15號之后,來取經的人才漸漸少了。
雖然年底這幾天,圓夢旗下的歌手都有演出任務,不過張延已經無心理會,全權交給了王晶和王忠旗處理。
因為年前年后他基本是要連軸轉,先是載著陳虹、張芳、康詼回老家,等臘月27再把康詼送回老家、把陳虹送去京城機場。
而到了正月初五,遵照母親的指示,他就得飛去阿卡林省,給陳虹的父母拜個晚年——要不說這平時的電話粥沒白煲呢,陳虹都沒張嘴,做婆婆的就主動提出來了。
張延為了這次登門,專門托馬衛都幫忙淘了副鄭板橋的真跡,這是副行書七言對聯,攏共了一萬四,算是標準的一字千金。
雖然不如陳虹那副家傳的畫有意義,但誰讓張家祖上都是貧下中農,沒攢下什么傳家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