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心動,但畢竟是自己徒弟的發明,他還不至于連徒弟的功勞都給吞了,只能將實情說出來,是賞還是如何,讓皇帝甄別,他只是個傳信人罷了。
皇帝聞言,愣了一下,倒是沒想到,這個發明竟然不是他的杰作,發明者另有其人,著實吃了一驚,問道,“哦這方法的發明者,竟然不是李愛卿,而是另有其人”
此話一出,不止皇帝震驚,連帶王聞二人亦是驚訝不已,原本想著李承佑憑借這一方法,可以獨得皇帝恩寵,心里不免起了嫉妒之心。
現在看來,真相并非如此。
李承佑也不過是個通報者罷了,而真正的發明者,則是另有其人。
這個消息,讓兩人明顯松了口氣,嘴角微微上揚,內心暗自竊喜。
李承佑回道,“正是。”
“那不知是何人可有官職在身”
“嗯并未有官職在身,不過倒是有功名在身。”
“哦這么說來,還是個書生,有趣,很有趣既然這樣,那就煩請李愛卿為我等介紹一二,也讓我等認識認識這位人才。”
李承佑思凝片刻,若有所思道,“陛下,就算微臣不說,您應該也識得此人。”
皇帝這會更加驚訝了,這人他也認得,不禁起了猜想,仔細琢磨道,“哦李愛卿說,朕也知道此人朕倒是要好好想想,無官身,有功名,朕也認識,莫非此人,就是李愛卿常掛在嘴邊的愛徒不成”
“陛下英明,正是我那頑皮的劣徒。”
“李愛卿說笑了,你那徒兒可不頑皮,去年河里爬出來的蟲災,還得益于他的方法,才得以將其消滅,否則不然,怕是又會是一場大災難。”
“陛下抬愛了,云兒身為大乾王朝的子民,為陛下排憂解難,實屬他的榮幸。”
“哈哈哈”
李承佑這話恰到好處,既沒有天花亂墜的拍馬屁,也沒有明顯的恭維。
這正是皇帝愿意聽到的話,身為大乾子民,應當心系大乾王朝。
常言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話說皇帝陛下是怎么認識凌云的,這還有一段故事。
原來去年六月,各地天降大雨,河水暴漲,半月不退,好在河水雖漲,并未對百姓造成多大的困擾和災害,這不由得讓當權者松了一口氣。
身為大乾王朝的掌權者,他對于幾十年前發生的大旱記憶猶新,若是再來一次,怕是又要引起國之動蕩,造成不可預估人員傷亡。
最不可預想就是害怕災民,北方胡人趁火打劫,這種連鎖反應,將會對王朝造成致命一擊。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