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乾熙帝身為大乾王朝的帝王,難道會不清楚大莽騎兵的厲害嗎
乾熙帝自然知道大莽騎兵勢大,不可輕易為敵,但知道是一回事,說出來同樣也是另一回事,那些整日上奏乞求同意增加歲貢,意欲何為
身為大乾臣子,卻因為懼怕大莽而委曲求全,茍且偷生,實乃不齒。
要說王陽羽身為大乾的左相,一人之上,萬人之下,自然明白自己的話,乾熙帝不愿意聽,但他為什么還是要說出來呢
原因在于大乾大部分的臣子,早就被兇狠的莽人嚇破了膽,雖然他們未曾經歷大莽騎兵的迫害,但從前線傳回來的消息,知道大莽賊子騎兵,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失去燕云十六州那年,就是最好的例子,血流長河,紅色的河水,流了整整一個星期也沒能清澈起來。
害怕是一回事,安于現狀同時也是另外一回事,大乾的大臣們驕奢淫逸,紙醉金迷,根本不在乎朝廷是否加賠歲貢,在他們看來,反正又不是掏他們的錢,賠了也就賠了。
當然這其中是否存在與大莽賊子勾結,不得而知,或許有也說不定,要不然怎么會從上到下,都請求同意大莽使者的條件。
這不,邱英才剛說到乾熙帝的心坎里,上方的人正興頭上,誰知偏有不怕死的在這種情況下,非要與乾熙帝唱反調。
右相何玉山不合時宜道,“陛下,微臣還請陛下三思,我朝國庫空虛,萬萬不可輕易言戰,倘若不然,無需敵人來犯,便會引起一片載聲怨道,到時怕是國將不國啊”
聞言,乾熙帝臉色驚變,臉上一會黑一會青,像是在極力壓制內心的怒氣,看著下方的左右宰相,譏諷道,“朕的兩位宰相還真是同心同德,就連說話的意思都一模一樣,朕偶爾也在想,莫不是朕的兩位宰相,都拿了莽人的好處,要不然怎地只會與朕唱反調,為大莽說好話”
兩人一聽,臉色慘白,跪在地上不約而同道,“陛下,微臣萬萬不敢,萬死也不敢背叛大乾啊”
“哦既然兩位宰相連死都不怕,為何獨獨怕這大莽賊子難不成這莽人比讓你們死還要可怕不成”
王陽羽此刻想掐死何玉山的心都有了,明知道乾熙帝正興頭上,因為邱英才的話,讓他想到了應對的策略,正欲改口,順著乾熙帝。
誰曾想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被何玉山搶先一步,還以為這人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誰知這人竟大言不慚,冒出“國將不國”的話來。
王陽羽仰天長嘆,想不明白,何玉山這種蠢隊友到底愚蠢到何種地步,這得吃多少熊心豹子膽,才敢說出這等話來。
這人要不是王陽羽要不是對他的身份有所忌憚,恨不能參死他,同時在心底暗自鄙視這類走后門的小人,要腦子沒腦子,說話也不會挑好聽的說,只知道憑借自己的意愿做事。
再說,王陽羽本意是不要想著開戰,也是忽略了乾熙帝不想增加歲貢的決心,說到底都怪東方和,要不是他,乾熙帝也不會三番兩次在這個問題上為難。
現在還出了這么一個豬隊友,要是再不想個辦法挽救,怕是會將他拖下水。
王陽羽做左相這么多年,自然也會有同乾熙帝犯沖的時候,但每次他都能憑借技巧明哲保身、化險為夷,可今日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會碰上何玉山這類極品,以至于他此刻有苦說不出。,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