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省大名府城門處,一位身穿黑色鎧甲的中年男子,腰間別著一把戰刀,眉下是炯炯有神的雙眸,身形結實有力,昂藏七尺。
此人瞇著眼睛,神色凝重,目光眺望城墻外的遠方,似乎不遠處的那邊,有什么令他忌憚的東西。
城墻之下,定睛看去,赫然發現大名城城門緊閉。
曾經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街道,現如今屈指可數,一眼望去,像極了暴風雨來臨的前奏。
這時突然出現一名士兵,行色匆匆,馬不停蹄快步跑上城墻,來到中年男子身邊。
士兵單膝跪在中年男子面前,稟報道,“將軍,兵部傳來消息,讓我們大開城門。”
中年男子神色一驚,不可置信道,“你說什么”
這人正是大名府五品守備將軍李翰海,面對來勢洶洶的大莽騎兵,李翰海與大名知府商量之后,毅然決然下令緊閉城門,同時肅清街道,以備大莽賊子來犯。
士兵的話,讓他大為震驚,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畢竟面對虎視眈眈的大莽騎兵,他們唯有嚴防死守的先例。
“將將軍,這是兵部傳來的消息,據說是陛下的主意。”
士兵有些猶豫,但還是將實情道了出來,同時將兵部傳來的信條,遞給了李翰海。
李翰海先是將信條打開,看到里面的內容,眉頭緊皺,一言不發,心里的顧慮越發沉重。
信中寫明朝廷從南京那邊分調兩萬精兵支援平陽,其中大名和益州各一萬,不日將會到達。
并且信中竟讓他打開城門,放開城中店鋪百姓的各類活動,也就是說,朝廷的旨意讓他們恢復到之前的情況,無需封禁城中店鋪或是緊閉城門等等一系列的舉措。
對于朝廷的旨意,李翰海丈二摸不著頭腦,在心里嘀咕,這是誰的主張
兵部尚書邱英才,還是圣上,或是另有其人
仔細一想,這不是胡鬧嗎
然而事實當真如此嗎
打開城門,倘若是大莽騎兵來襲,他們有時間關城門,但要放開城里的人,萬一城內有人出去,此時又恰巧遇到大莽騎兵來襲,那么這些出城的人斷然回不來。
與其同時,城門大開大莽也會派出細作來摸清大名城內守軍的虛實。
這樣一來,相當于將自己的城內守備軍的虛實,全部暴露在大莽賊子的眼中,萬一讓其有了應對之策,防守起來難度會猛然上升。
此時大名城中可戰之兵僅有一萬,要是再加上路上的一萬,那便是兩萬。
以兩萬對一萬,只守城來說,他們毫無壓力。
再者乾熙帝這次似乎下了大決心,守城機械以及弓箭等軍械一并發來,這會讓他們守城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如若按照信封所說,打開城門,守城將軍在城上喝茶聽樂,弓箭手四處排開等等,李翰海越看越覺得不切實際,這叫打仗
這根本就是在嬉戲,在胡鬧
李翰海身為大名府守備將軍,自然不愿意城中百姓經歷戰事,但內心深處又極力渴望建立戰功。
身為武將,晉升之路只有一種,那就是戰功。
這也是李翰海為何選擇平陽的原因,因為這里時不時會受到大莽的侵犯,倘若運氣好,建得一星半點的戰功,晉升有望,不然京中無人,身為地方武將的他,就算這個位置坐到死,也決然不會有晉升半級的機會。
所以當他看到信中的信息,讓他大開城門,坐于城墻之上,以防備大莽騎兵來襲,此舉的作用是想以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