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張德寶對于周府來說,還是相當仗義,不然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出面幫助周府,因而凌云猜測,周大富和張德寶兩人的交情不一般,如若不然,張德寶何至于此。
其實不然,張德寶和周大富的關系,并沒有凌云想象那般深厚,畢竟兩人的身份差距太大,與其說身份的差距,倒不如說張德寶,壓根沒有將周大富放在眼里,何談交情一說
張德寶乃是朝廷命官,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但卻不是周大富商賈身份,可與之比擬的,更何況,就算是九品芝麻官,與百姓、商賈之間的差距猶如鴻溝,而張德寶卻比九品芝麻官高上兩級,其中差距就更不用說。
讀者身份證563743675
再者,受士農工商的影響,讀書之人,最是看不起商賈,就社會地位來說,哪怕是一個地道的農民,都要比商賈高上兩層。
至于張德寶與周大富相識,只是因為周大富時常給科考的讀書人捐些銀兩,同時又是靈山縣首富,久而久之,倒也見過幾次面,也算是有些交情,但卻沒有凌云想象中那么多。
可能有人看不明白,周大富給參加科考的讀書人捐錢,這與張德寶有何干系
倘若細細說來,這其中的干系大了去了。
就拿靈山縣的學子來說,如果有人過了府試,過了院試對于張德寶而言,那簡直是百利無一害,直接關系到他的仕途。
如果哪個地方秀才人多,或者舉人多當地縣令的政績,至少也是乙等,好的話,可以評上個甲等,這也不是沒有機會。
甲等至關重要,如果張德寶有幸,能在政績上評上甲等,那么對他而言,必定是件值得敲鑼打鼓的大喜事,因為政績評甲等,朝廷必定會給他升官,這一點毋庸置疑。
話說回來,張德寶為周府出面,其實并不是看在他與周大富的關系上,因為兩人的關系一般,而是看在周府與凌云的關系上,具體來說,是看在凌云的面子上,因為凌云,張德寶才會不畏艱險,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這是為何呢
因為周府和凌云的關系。
口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凌云與胖子本就是少年同窗,兩人關系好的不得了,而后胖子更是娶了凌云的妹妹,兩家成為親家,兩人的關系更上一層樓。
周府如果有難,凌云豈有不幫的道理
話說回來,張德寶為何幫助周府
皆是因為凌云。
凌云成為童生,張德寶見到他時,就對他另眼相看,即年輕又好學,最重要的是凌云天賦異稟,小小年紀就能通過縣試、府試從那時起,張德寶就看中了他的潛力。
事實證明,張德寶沒有看走眼。
凌云,響當當的名號,不僅是靈山縣最年輕童生,而且還是安州府最年輕的秀才,安南省最年輕的舉人狀元郎。
在凌云中了狀元后,一切變得不一樣了。
狀元及第,代表凌云從那一刻起,仕途將會平步青云,甚至以他的潛力,極有可能成為大乾的丞相,畢竟大乾丞相皆由翰林所出,哪怕希望非常渺茫,那也是一種潛力。
當然,凌云是否能爬到頂峰,張德寶并不是那么在意,再者以凌云的天賦,就算達不到頂峰,成就也不會太低,這是他的一種直覺。
扣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張德寶在京中沒有關系,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后臺,也沒有能給他牽線的人,要不然這些年來,也不會一直呆在靈山縣這個小地方。
凌云的出色,讓他有了異樣的想法,倘若這個時候,他能夠抱住凌云的大腿,那么他在朝中也算有人了,到時候晉升就有了希望。
退一萬步說,就算凌云不幫他舉薦,也可以給他牽個線,他也有機會往上爬一爬,總比自己努力來的簡單一些。
如若不然,張德寶這一輩子,怕是都將蝸居在靈山縣這個小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