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天來,張三豐派人將周明請到山上。
周明來時,帶著一個目的,那就是拜師。
但沒想到的是,他拜師的目標,現在跑了。
之前幾天瑣事不斷,張三豐自己都忙昏了頭,如今各種事情結束,方才想起此事,于是便將周明請到了山上。
“我意,讓你拜蓮舟為師,如何?”
張三豐笑著問道。
此方世界,武當山在張三豐到來之前,就有不少人隱居,而后這些人都以張三豐的三豐派為主,合并成了武當山。
但,各個不同人都遵循不同的道家規矩。
三豐派其實是不禁婚娶的,也并沒有太多復雜的規矩,但有其他派系卻是束發出家,遵循各種規矩。
所以這武當應該訂立怎樣的規矩,在那時就成了一個問題。
最終商議之后,得出的結果是……各玩各的。
武當有出家有不出家的弟子,各方面都沒有要求,遵循弟子個人的意見罷了
但唯有一人,必須是出家道士。
那就是武當掌門!
這是為了避免一門之長突然動情,甩了武當山還俗去,也是為了避免權利方面的繼承和糾葛。
因此武當掌門,必須由出家人擔任。
但是這個規矩出來的時候,張三豐的大弟子宋遠橋,已經娶妻生子。
總不能讓他拋妻棄子吧?
所以,張三豐之后的二代武當掌門,就落在了俞蓮舟身上。
此刻,張三豐的這個提議,實際上就是讓周明拜師未來的武當掌門,可以說是給足了尊重。
周明卻道:“真人,關于此事,我已飛鴿傳書給義父,義父回信說……之前的事情作廢,我無需拜入武當山。”
張三豐笑了笑,道:“看來我這武當,現在真成了燙手山芋,連你義父都不敢靠近了!”
周明笑道:“還望真人體諒。”
“也罷,看來你和我們武當,沒有這個緣分啊!”
張三豐道:“而且最適合你的,也并非武當,你應該去秦國,學秦國道家之法,那才是最適合你的。”
“嗯?”
周明一愣。
張三豐道:“上古之時,有神明處于世,留下血脈后裔,以神血威能,可修天地之法,成巫祭!”
周明先是一驚,隨即釋然。
法修一道,效仿天地,駕馭天地之力。
然而殊途同歸,武道之路雖然在前期修自身,但在后期,也是走上了同一條路。
張三豐為大宗師,又豈能沒有察覺到周明異常?
恐怕在講道之日,張三豐在臺上,就已看得分明。
“晚輩也是一時僥幸,才踏上這條道路。”
“哈哈哈,你竟然直接承認了?我還以為你會畏畏縮縮,假意隱瞞呢?”
“在張真人面前,如何隱瞞得住?”
“哈哈哈……”
張三豐大笑幾聲,緩步向前。
周明跟在其身后。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戎者,兵馬,祀者,祭禮。掌握天下兵馬者為王,掌握天下祭禮者為巫。
商王朝之時,王與巫共治天下,那時候的巫祭之道,傳承有序,但伴隨著商王朝的覆滅,諸多巫祭傳承,也都付之一炬!”
張三豐嘆道:“可惜了……你走上這一條路,若真是僥幸,那我可就真推薦你,去秦國拜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