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結束之后,又被皇帝拉到皇宮之中商量事情,而后才帶著皇帝回頭裴府。
事情太多,根本沒有時間接收情報。
“如此說來,這件事情就是南平王在暗中謀劃,而朱無視順水推舟?”
“應該是如此。”
“可惜,只是你的分析結果,并無證據啊!”
裴矩道:“不過,既然你已經知道了這一切,倒也不用我跟你費口舌。這件事情,很明顯是為了陛下,因此,陛下與我商量的計劃,便是針對此事。”
皇帝果然已經知道了。
哪怕曹正淳的東廠,朱無視的護龍山莊都把消息隱瞞了下來。
但皇帝的情報來源,顯然并不僅限于這兩家。
“陛下是什么意思?”
“陛下的意思是,將計就計,最好是能直接抓住鐵證!”
周明點頭。
皇帝的確聰慧,能在此次事件之中,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
這場決戰,他是阻止不了的。
就算成功阻止了,那幕后黑手的陰謀都沒有上演,自然也就不可能將其抓住。
哪怕皇帝分析出了幕后黑手,沒有證據,他又怎么能對一位實權王爺下手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計就計,任由對方的陰謀展開,然后抓住鐵證,再行清算。
將陰謀落在了皇帝身上,還鐵證如山,就算是有封地的實權王爺,也是必死無疑!
但這里面有個問題,那就是皇帝的安全問題。
“皇帝的安全問題找我干什么?”
周明疑惑:“皇宮里面藏著的高手恐怕不少,大宗師沒有,二花三花宗師,總該是有幾個的吧?”
“確實有。不過,這其中的問題很復雜,恐怕要從昔日朱元璋的時候說起。”
“朱元璋?”
昔日異族馬踏中原,各地起義軍無數,其中又以明教義軍最為強大。
朱元璋本是明教中人,但在漸漸勢大之后,他就感覺到了明教的束縛,意圖擺脫明教。
明教察覺到了這一點,但當時的朱元璋已經和張三豐達成了深度合作。
張三豐甲子滅魔,以宗師之軀,大敗百損道人這位大宗師,威名震天下。
明教都沒有大宗師,自然不敢招惹。
而后明國建立,明教便逐漸退守東南。
朱元璋乞丐出身,沒有什么所謂的家族底蘊,自然也缺少忠心的高手。
他建國之時,手下的高手多數都是明教中人。
結果卻落了個這般下場,那些高手自然不愿繼續呆在朱元璋手下,紛紛告辭離去。
所以,朱元璋直到建國之后,才開始逐漸培養屬于明國皇室的忠心高手。
然而,在他死后,朱允炆繼位,朱棣靖難。
因為當時朱允炆這個皇帝做的確實不咋地,尤其是其強制削藩,一年就搞死了幾個叔叔,逼的朱棣裝瘋賣傻,躲在豬圈里面吃豬食才活下來的事情,皇宮之中的高手們也都很看不順眼。
直接導致那些高手分為三派,一派保皇,一派則覺得朱允炆不行,該支持朱棣,還有一派認為那是朱家內部之事,他們這些人只要保證朱允炆不被高手刺殺就行了,不要搞那么多。
爭論之下,反而是第三派人占據了上風,所以皇宮之中的高手,沒有一個人參與那次事件。
并且從那以后,朱家內務,皇宮大內高手不得參與,就成了一個規矩!
“不對吧,就算如此,南平王和朱棣的所作所為也是截然不同。一個光明正大的領軍攻打,一個是陰謀迫害,怎么能相提并論呢?”
周明反問道。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